陈皮|大全套: 31 项生化指标最新解读( 三 )




17
白蛋白(ALB)


ALB 是人体血浆中最主要的蛋白质 , 全部由肝脏合成 , 因此可以反映肝脏的合成功能 。


增高:常见于严重失水导致血浆浓缩 , 使白蛋白浓度上升 , 比如脱水、休克等 。


降低:与总蛋白基本相同 。


18
球蛋白(GLB)


GLB 除了在肝细胞内生成以外 ,B 细胞、浆细胞也可分泌的 GLB 。 GLB 与人体免疫力有关 , 在慢性炎症刺激作用下免疫细胞就会产生更多的 GLB 。


增高:脱水、肝脏疾病、免疫性疾病(SLE、类风湿性关节炎)、传染性疾病 。


19
白球比(A/G)


A/G 是 ALB 和 GLB 比值 , 当肝脏受到严重损伤 , 白蛋白减少同时球蛋白增多 , A/G 小于 1.5 , 称为 A/G 倒置 。


降低:见于严重肝功能损伤及 M 蛋白血症 , 如慢性重度以上持续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 。


20
葡萄糖(GLU)


增高:常见于各种糖尿病、慢性胰腺炎、心肌梗塞、肢端巨大症 , 甲状腺机能亢进、肾上腺机能亢进症、颅内出血 , 颅外伤等 。


降低:糖代谢异常、胰岛细胞瘤、胰腺瘤、严重肝病、新生儿低血糖症、妊娠、哺乳等 。


21
尿素(Urea)


Urea 是蛋白质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 , 主要在肝脏中合成 。 Urea 通过肾脏排泄 , 因此血液中 Urea 过高一般与肾功能受损有关 。


增高: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 浓度在 8.2 ~ 17.9 mmol/L 时 , 常见于 Urea 产生过剩(如高蛋白饮食、糖尿病、重症肝病、高热等) , 或 Urea 排泻障碍(如轻度肾功能低下、高血压、痛风、多发性骨髓瘤、尿路闭塞、术后乏尿等) 。 浓度在 17.9 ~ 35.7 mmol/L 时 , 常见于尿毒症前期、肝硬化、膀胱肿瘤等 。 浓度在 35.7 mmol/L 以上 , 常见于严重肾功能衰竭、尿毒症 。


22
肌酐(Cr)


Cr 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 , 可通过肾小球滤过 , 在肾小管内很少吸收 , 几乎全部随尿排出 , 一般不受尿量影响 。


增高:严重肾功能不全、各种肾障碍、肢端肥大症等 。


降低:常见于肌肉量减少(如营养不良、高龄者)、多尿 。


23
尿酸(UA)


增高:常见于痛风、子痫、白血病、红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急慢性肾小球肾炎、重症肝病、铅及氯仿中毒等 。


降低:常见于恶性贫血、乳糜泻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后 。


24
钙(CA)


增高: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骨肉瘤等伴有血清蛋白质增高的疾病 , 也可见于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急性骨萎缩、骨折后和肢体麻痹 。


降低:常见于钙摄入不足、阳光照射不足、佝偻病、软骨病、小儿手足抽搐症、老年骨质疏松、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慢性肾炎、尿毒症、低钙饮食及吸收不良 。


25
磷(Phos)


增高:常见于甲状旁腺机能减退、急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 , 骨髓瘤及骨折愈合期 。


降低:常见于甲亢、代谢性酸中毒、佝偻病、肾功能衰歇、长期腹泻及吸收不良 。


26
镁(Mg)


增高:常见于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严重脱水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降低:常见于先天家族性低镁血症、甲亢、严重腹泻、呕吐、吸收不良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Crohn 病、肾小管酸中毒、慢性肾盂肾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