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娟|西安交大一附院:半年内两次入院,因不同重病危险重重

“今天 , 是值得我们永久记忆的日子 , 我爸出院了 , 这是你们用智慧和双手创造的生命奇迹 。 你们高超精湛的医术变死亡为安康 , 你们精心周全的护理抹去了患者的痛苦 , 你们的满腔热忱温暖着我们的心田……”
两次生命垂危转危为安 。 4月15日 , 63岁患者老曲及家属向血液内科和重症医学科送来了牌匾 , 再次向交大一附院医务工作者致敬!浓浓医患情的背后是医护人员日日夜夜的坚守……
刘红娟|西安交大一附院:半年内两次入院,因不同重病危险重重
文章图片

重见光明
半年前 , 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的老曲怎么也没想到因为一次发热就医打破了生活的平静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像乌云一样笼罩着整个家庭 。 几经周折患者慕名来到交大一附院血液内科就医 。
由于本身患有基础疾病、身体底子差 , 病情时有反复 , 导致患者心情非常低落 。 张梅教授耐心、细致地向患者和家人分析了病情 , “有我们在 , 请放心”这是张梅时常安慰家属的话 。 根据病人情况 , 张梅制定了非化疗方案 , 运用目前最先进的 “靶向+免疫”治疗方法 。
张梅教授专业负责的精神 , 让老曲和家人悬着的心终于有了着落 。 经过两个月的精心治疗 , 老曲的白血病已完全缓解 , 全家人也松了一口气 。 然而 , 没等享受幸福时光 , 新一轮病情的来袭又蚕食着这个家庭……
悬崖边上
2022年1月24日 , 老曲又因严重肺部感染致呼吸功能衰竭住进了交大一附院重症医学科 。 发热、呼吸急促、氧饱和度逐渐下降 , 从鼻导管更换到面罩吸氧 , 甚至无创呼吸机也无法维持氧合 , 由于抵抗力极低 , 根据影像学报告及宏基因组结果显示 , 都指向患者罹患重症卡氏肺孢子虫且合并巨细胞病毒血症的感染可能性极大 , 严重肺部感染、脓毒症造成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 一辆承载着不安的转运床飞驰在医院……
ARDS病死率在51%以上 , 而重症ARDS会更高 , 老曲氧合指数(P/F)只有不到60mmHg , 且长期进行免疫抑制治疗 , 导致免疫力极低 , 基础疾病较复杂 。 刘红娟教授带领闫晋琪、郭秦乐医师团队 , 韩娟及马佳佳护士长等护理人员进行了一些列抢救措施:补液、针对卡氏肺孢子虫及巨细胞病毒血症及可能的病原微生物进行抗感染治疗、丙种球蛋白冲击 , 同时紧急经口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支气管镜、俯卧位通气 , 镇痛镇静、血流动力学监测……经过三天不舍昼夜的抢救 , 老曲的血流动力学等体征趋于稳定 。
在救治过程中 , 患者氧饱和度依旧不高 , 考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逐渐加重 , 医护人员根据呼吸力学进行相应的肺复张策略 , 调整最佳呼吸模式;每日进行两次的俯卧位通气及精细床旁管理 , 老曲的氧合指数仍然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 雪上加霜的是 , 老曲尿量较前逐渐减少 , 合并有急性肾损伤 。 一时间似乎走到了悬崖绝壁……
生命重启
门外等待的家属早已如坐针毡 , 只有ICU最后的救命稻草---ECMO可以赌一次命运 。 面对严重疫情 , 科里的大部分医生都去支援 , 每个人都在超负荷工作 。 每日两次的俯卧位通气操作 , 老曲85Kg的基础体重 , 已经使大家筋疲力尽 , 每个人都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刘红娟咬牙决断 , 所有的留守医护人员全部参与 , 在心外科郭峰伟医师的协助下 , 由刘红娟主任医师、李昊副主任医师、闫晋琪、吴永兴医师以及重症专培医生置管 ,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 , 顺利上机 , 完成了VV-ECMO、呼吸机及CRRT三机联动 , 当机器开始运转的时候 , 看着氧饱和度骤然上升 , 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