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爻辞如何确定吉凶呢 易经爻辞全文解释


易经爻辞如何确定吉凶呢 易经爻辞全文解释

文章插图
...但不能直接用来预测吉凶 。请问应当用什么来测吉凶呢爻辞一般来说是来告诉你:你现在什么位置上 , 如何做可以达到这种效果 。
第一:它说了你现在的位置 。
比如说2多誉,4多惧 。2和4就是位置的不同 。
第二:不同的位置,对于同一件事,采用同样的方法,但是效果不同 。
所以 , 1难知,6易知 。2多誉 , 4多惧 。三多凶,五多功 。
第三:它会指点你怎么做 。
比如说坤的第五爻是说:黄裳元吉 。
怎么才能做到无吉呢?
孔子说:美德充满内心,表现在行动中,应用在工作中,故元吉 。上面的话是对黄裳的解释 。
第四:这只是大多数情况下会是这种情况下
比如说履卦说:踩着老虎的尾巴 , 心怀畏惧之心,老虎就不会伤人 。
老虎是指有德的君子 。所以不伤人 。但如果老虎正在气头上呢?或者你犯了他的隐私或者伤处呢?何况,有些人以前是君子,但一上高位,或者上高位长了,还是君子吗?
君子都这样 , 小人就不用说了 。
你知道了上面所说的原因,你就知道怎么去预测吉凶了 。记住,男女有别 , 亲疏有别,以有别的心态来对待每个人,每件事 。同样的事,有人处理就吉 , 有人处理就是凶 。有人处理可能就是困卦,有人处理却是解卦 。
易经的爻辞及卜辞最初是按照什么原则来确定的系辞,亦即竹简之起源 。
记事于竹木简片,一结一辞(一记事) 。一给即一束,多束为一串绳结,称一系册,即一编,结即记 。
《周易》爻辞,即谣辞,皆是隐语 。
沈括《梦溪笔谈》记:“古之卜者皆有谣辞 。《周礼》:‘三兆 , 其颂千有二百 。’如:‘凤凰于飞,和鸣锵锵 。间于两社,为公室辅 。’‘一熏一获 , 十年尚有臭 。’‘鱼窥尾 , 横流而方洋 。裔焉,大国灭之,将亡 。’‘大横庚庚,予为天王,夏启以光’之类是也 。今此书亡矣 。”(象数一)
易之爻辞 , 即谶辞也(摇签) 。纬者,寓也 。贞者 , 谶也,占也 。二者皆为隐语、谜语 。甲骨为史,周易为谶 。纬书即寓言、谶书、预言 。
筮起源于记事 。古人认识到天道周期,认为人事当顺应天道之周期 , 记事成败系于日历,有事则考日历,而验其吉凶 。日积月累,抽象之即“日书”及“月历” 。在《礼记》则名曰“月令” 。郑玄:“名曰月令者,以其记十二月政(贞/正)之所行也 。”(《礼记&8226;月令》注)
卦辞、爻辞是周史官长期占辞的积薪式的记录 。一卦或一爻中辞义每不连属,叙述毫无通例 。历时甚久,颇有断烂,故文字不免讹夺错误 。
易经的卦爻辞怎么用
古代有卜筮资料存档制度 。《周礼&8226;春官》:“凡卜筮 , 既事则系币以比其命,岁终则计其占之中否 。”《系辞》说《易》有“藏往知来”、“彰往察来”的功用 。可见古人十分珍视筮辞——鬼神给人们的指示,每次占筮所得的筮辞,都由卜官谨慎地存档,每年年终还要把全年积累的筮辞整理一次,统计其应验情况 , 作为“察来”的参考 。这种制度与商人对待卜甲卜骨的态度是一致的 。时间越久 , 筮辞档案积累越多,人们为了参考方便,把它加以挑选编排,便形成《周易》的筮辞 。这就是《周易》爻辞的形成途径 。传说古有“三易”,《周易》之外还有《归藏》、《连山》,也都可能是这样形成的 。《归藏》之称明显地表示其内容为所藏龟甲卜辞 。
古代贵族进行卜筮,一般都留下记录以备考察 。龟卜和骨卜的记录可以直接写刻在占卜用的龟甲和兽骨上(商周时代的“甲骨文”,绝大部分就是占卜记录) , 也可以另写在竹帛上 。筮所用的工具应当是竹策,后来简化为蓍草等,但蓍草不适于书写,筮占的记录应该都是另写在竹帛上的 。
《周礼&8226;春官&8226;占人》:“凡卜筮,既事,则系币以比其命 。岁终 , 则计其占之中否 。”汉儒杜子春认为“系币”是用帛记上古卜结果“系之于龟”,郑玄则认为“币”指礼神之币,“命龟之事”和兆的吉凶是另记在简册上而和币合藏的 。《尚书&8226;金滕》记周公为武王疾病祷告先王 , 愿以身代武王,并为此进行了占卜 。占卜后,“公归,乃纳册于滕之匮中” 。郑氏认为周公所纳的册就是“命龟书”(龟书即《易经》) 。《易经新解》第二部分
湖北望山1号墓简文所记的占卜工具如“宝蓍”、“小筹”等来看,似乎当时主要是用筮或与筮相类似的方法来占卜的 。龟卜大概使用得不很多,只是有时在筮过以后再用“黄灵”重复占卜一次 。郑玄注《周礼》只提到龟卜有册 。贾公彦《周礼》疏补充说:“即筮 , 亦有命筮之辞及卦 。不言可知 。”这是正确的 。望山1号墓竹简主要就是记录命筮之辞和卦的吉凶的 。
这批竹简包含多次占卜的记录,可惜由于竹简残碎,没有一次占卜的记录是完整的 。但通过残简的缀合以及对相关简文的参互比较,占卜之辞的格式大致还可以看出来 。通常最先记录筮问的日期,如“客问王于栽郢之岁,刑尸之月 , 癸未之日” 。不过并不是每次筮问都记年 。例如简首完整的2号、9号简就不记岁名而只记月日 。日期之后照例记某人以某种占卜工具“为××贞” 。“贞”字以下是记所问事项之辞,即所谓命辞 。以关于疾病的命辞为例,通常先举出病情 , 然后用“尚毋死”,“尚毋以其故有大咎”一类话结束 。命辞之后是根据筮的结果判断吉凶之辞,可以称为占辞 。占辞通常先说“占之吉”或“占之恒贞吉”,接着就讲“吉”的具体内容,如“不死”、“无大咎”等 。绝大多数占辞还指出墓主仍然有祸祟,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加以禳除 。
简文中有不少关于祭祀鬼神之辞,多数显然属于占辞,意思是说为了解除祸祟该用什么方法来祭祀哪些鬼神 , 或是说如果祸祟得以解除 , 应该如何答谢鬼神 。但是其中也许有一些是祭祀鬼神的记录 。
跟命辞紧接的以“占之吉”或“占之恒贞吉”开头的占辞,都不记占人之名 。大概做出这种占辞的人就是问卦的人自己 。有些占辞之后,又出现“某某占之曰吉”的话 , 这种占辞大概是由另一个人做出的 。也有可能“某某占之曰吉”是“某某习之黄灵(或其他占卜工具)占之曰吉”的省文 。
从现存竹筒中的筮占日期看,这批简文似乎记录于分属两年的三个月份之中,即客问王之岁的刑尸之月(夏历正月)和爨月(夏历八月)以及齐客问王之岁的献马之月(夏历九月) 。这两年估计是相次的 。
根据贞问之事的内容 , 这批卜筮记录的内容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 。
一类问走趋事王、大夫能否“得事”;另一类问“出入侍王”之事;还有一类问疾病的吉凶,这一类简文数量最多 。
易经中卜卦的方法和动爻的断法你的第一个问题,使用这个方法的人极少 。一般不太实用 。
梅花易和六爻起卦比较常见 。你说的这种我也确实没听过 。所以没办法给你解答 。建议你考虑用六爻起~方便 。主要是有媒介 。
第二个问题 , 卦辞一般是《大象传》中,对这一卦的解释 。也要参考《彖传》 。里面的彖辞 。而动爻的爻辞是《小象传》里的,对每一卦的每一爻做出的解释 。
解卦不是光看这些的 。只用这种方法来看,能处理的问题少之又少 。
【易经爻辞如何确定吉凶呢 易经爻辞全文解释】想看卦,起码要看日辰,五行 , 六亲,甚至要看六兽 。之后要看动爻的五行,动爻变了之后是什么六亲,看变卦 , 看互卦 。等等等等 。非常多,不是单独看这几个问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