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疟|青蒿素——中国传统医药献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4月25日 , 是世界卫生大会2007年设立“世界防治疟疾日”后第十五个世界防治疟疾日 。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虫媒传染病 , 至今仍是在全球传播最广泛和最具破坏性的传染病之一 。
根据2021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世界疟疾报告》显示 , 2020年 , 全球疟疾病例总数为2.41亿例 , 比2019年修订估计数2.27亿人增加6% , 全球疟疾死亡总数为62.7万人 , 同比增加12% 。 其中 , 全球5岁以下儿童死亡总人数的7.8%由疟疾导致 , 该数据几乎是之前估计的两倍 , 相当于每1分钟就有1名儿童死于疟疾 。
20世纪60年代末 , 中国政府组织了一项旨在寻找抗疟药物的研究 , 并最终发现了青蒿素(一种具有独特化学结构的倍半萜烯内酯化合物) 。 自发现以来 , 以青蒿素为基础的治疗用药已被广泛用于疟疾的防治 。
呦呦鹿鸣 挽救数百万人生命
疟疾起初表现为发烧、寒战 , 严重的会昏迷、器官衰竭 , 最后直至死亡 。 说起治疗疟疾 , 不得不提的便是青蒿素与青蒿素的发现者屠呦呦——我国在本土进行科学研究而首次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获得者 。
年近92岁的屠呦呦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药学家 , 她从39岁开始 , 数十年深入研究青蒿素及其衍生物 , 她的研发对全人类的生命健康产生了无比深远的影响 。 2015年10月5日 ,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名单揭晓 , 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奖 。
资料显示 , 青蒿素联合疗法与药浸蚊帐推广等预防手段配合 , 降低了全球疟疾发病率和死亡率 。 根据最新《世界疟疾报告》显示 , 从2000年到2020年 , 抗疟工作使全球1060万人的生命得到挽救 , 预防了17亿起病例;疟疾的死亡率降低了一半;全球每千名高危人群中的发病数从81降低至59人 。
诺贝尔奖颁奖词称 , 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 , 能极大地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 为人类提供了强有力的新武器 , 以对抗每年困扰着亿万人的疾病 , 这在提升人类健康和减轻患者痛苦方面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
“屠呦呦的研发对人类的生命健康贡献突出 。 她的研究跟所有其他科研成果都不同 , 为科研人员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 。 ”这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让·安德森对屠呦呦的评语 。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表示 , 屠呦呦的获奖 , 是中国科学界的骄傲 , 我相信 , 这必将激励更多的中国科学家不断攀登世界科学高峰 , 为人类文明和人民福祉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
屠呦呦说 , 几十年来 , 她和她的团队从未停下探索的脚步 , 她在中国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 也为所有的科研人员打开了一扇走向世界的大门 。 她呼吁 , 全世界关注中医药学 , “青蒿素是人类征服疟疾进程中的一小步 , 是中国传统医药献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 ”她说 , “中医药从神农尝百草开始 , 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 , 对自然资源的药用价值已经有所整理归纳 。 通过继承发扬 , 发掘提高 , 一定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 从而造福人类 。 ”
食野之蒿 不断攻克青蒿素的五十年
屠呦呦和青蒿素为中医药国际化发展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 也将中医药推向了全世界 。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廖福龙认为 , 青蒿素的发现 , 体现的不仅仅是中国医药在国际医疗健康领域中的一项原创 , 更折射出一代中国科研人员的精神风貌 , 那就是他们对于国家任务的责任与担当 。
廖福龙告诉采访人员 , 从初始提取到发现青蒿素单体 , 再到临床试验 , 屠呦呦团队始终坚持创新 。 同时 , 为了加快研究进程 , 并保证用药安全 , 团队人员甚至亲自试服药物 , 以证安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