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喜欢吃什么,熊猫属于食肉动物为什么却一直喜欢吃竹子?( 二 )


无论是在人工饲养下还是在野生环境下,大熊猫都会吃肉,在人工饲养下,作为“国宝”自然不会缺肉,在自然环境中,大熊猫也会主动地捕食猎物,尤其是在繁殖期,比如在2017年的2月,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梅子坝乡楠木坪村一组村民舍特克其就拍到了一只下山吃羊的大熊猫 。
因此,大熊猫无论是从食性上看,还是从身体形态以及牙齿结构、消化道上看,都是食肉动物,只不过它的偏好是竹子而已 。
大熊猫为什么会主要以竹子为食?根据科学家对大熊猫的研究发现,其祖先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约800万年前,那个时候大熊猫的祖先叫始熊猫,这是一种大小与现存的狐狸差不多的食肉动物,而且从其牙齿的磨损程度看,此时的始熊猫基本上是以肉食为主的 。
随着时间的推移,始熊猫在竞争中没有体型优势,没有团队合作,在同时期犬科、猫科崛起的同时,它就只能另辟蹊径了 。那么,如何减少与其他食肉动物的竞争呢?始熊猫想到的一个办法,那就是改变自己食物的构成,学习慢慢地用一部分的植物性食物代替肉食 。
就这样到了距今约500万年前,始熊猫演化成为小种大熊猫 。科学家根据小种大熊猫的牙齿磨碎程度推断,此时的小种大熊猫的食物中已经有了相当一部分的植物性食物,而且这些植物大部分就是竹子(吃肉不需要咀嚼,而吃植物性食物需要咀嚼,牙齿的磨损程度就会加重,通过小种大熊猫化石发掘地的植物构成来分析) 。
逐渐适应了吃竹子的生活,在竹林大都分布在海拔相对较高的山上,所以,大熊猫的祖先们逐渐地向高海拔的竹林迁徙 。正是这个动作,避开了低海拔地区日渐激烈的竞争,让大熊猫成功的活了下来 。从小种大熊猫到巴氏大熊猫,基本适应了竹子为食后,体型明显的增加了 。
最终才有了如今在野生环境下完全生活在竹林深处的大熊猫 。根据科学家们对大熊猫的分析发现,大熊猫对肉食的需求越来越小的原因出在大熊猫T1R1基因的逐渐失活上,因为这个基因是食肉动物用来感受肉鲜美的基因,失去了这个基因的活性,大熊猫变的不再“馋肉” 。
总结大熊猫经历了800多万年的演化,其中最大的改变就是体型和食物了,而正是因为食物的变化,才让略显“笨重”的大熊猫成功的躲过了竞争,活到了现在 。当然,虽然现存的大熊猫主要以竹子为食,但它依然是吃肉的,而且作为一种“活化石”物种,大熊猫的牙齿、消化道依然与其他食肉动物无异,所以它依然是食肉动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