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英雄纪念碑怎么画:已经逝去的人,祭拜有意义吗?你怎么看?( 六 )


在孤独和艰难的童年环境中成长,对于一个人的人生来说,是最大的不幸,然而对于成就一个作家来说,却是最大的幸运 。苦难和坎坷可以促使一个人去对人生与世界作深入的思考,也唯有如此,才能体味到更为本质的沧桑与虚无 。这样,自小就“习惯于母亲的无用”的林徽因自然也就失去了许多儿童常有的欢乐,多了许多优越环境中的孩子无法品尝的痛苦滋味,但也铸造了她坚强的性格,孕育了她独特的艺术个性 。林徽因骨髓里的这种孤独感,是她创作的源泉 。有了这份孤独感,才能使她捕捉生活的瞬间,洞察人生的内蕴,同时把笔端指向内心 。
华兹华斯说过,儿童是成人的父亲 。也就是说一个人的童年生活决定了他的终生 。林徽因童年的伤害是终生的也是毁灭性的,她在中年时写给好友的信就是明证:“我精疲力竭,到临上床时还想着,真恨不得去死,或者压根儿没有生在这样的家庭……我知道我真的很幸运,但年幼时的那些伤害,对我是永久性的,一旦勾起往事,就会让我跌进过去的不幸之中 。”
1940年底林徽因全家从昆明搬到四川李庄林徽因长途奔波肺结核爆发,图为1941年两个孩子陪伴着重病的林徽因
(3)中年林徽因染上了像今天癌症一样可怕的肺结核——使得她理想难寻、孤寂难耐现实是残酷的,尤其是那动荡、劫乱的三、四十年代,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无疑是巨大的,而且“林徽因的聪慧和高傲隔绝了她和一般人的距离”,更何况林徽因染上了像今天癌症一样可怕的肺结核,多年卧病在床,使她更多地体味了理想的难寻、孤寂的难耐,于是她付诸笔墨,或渲泄理想,或直白孤寂,或托物寓意,极尽所能地抒写了她内心的孤独、寂寞 。诚如她在诗《孤岛》中所写那样:
“遥望它是充满画意的山峰
远立在河心里高傲的凌耸
可怜它只是不幸的孤岛
天然没有埂堤,人工没搭座虹桥 。”
“山峰”是美的,充满诗情画意,但又是“高傲”的,不愿随波逐流,而“天然没有埂堤”,连虚幻的虹桥也没人搭起,自然众人只能“遥望”,“山峰”也就永远“远立在河心”,成为“不幸的孤岛” 。林徽因的聪慧和高傲,隔绝了她和一般人的情感世界,这一“孤岛”恰恰正是林徽因内心孤独本质的真实写照 。
因此,阅读林徽因的作品,虽然也有少量对美、对爱加以赞颂的轻快之笔;但给人以更多的感觉,却是那种难以驱遣的充满孤独感的抑郁情绪 。无论是对理想的追求,对爱情的渴望,还是在对生与死的感悟上,均是如此 。由于独特的家庭背景、文化渊源、人生经验,她那颗敏感而聪慧的心灵,在人世间难觅契友和知音,即使偶然相遇徐志摩、金岳霖等一两个人生知己,但又碍于身份、地位等诸多原因,也只能拼命地压抑着自己冲动的情感 。表面上呈现着灿烂、热情与光华四射,而内心却始终与群体活动和群体意识相疏离;茫茫人海、阔大宇宙,心灵却无法找到永恒的慰藉和情感的归属一一这就是林徽因最典型的性格秉性特征 。寂寞的人生、寂寞的心态,由衷地决定了其创作理想与创作内容的孤独感 。
李庄中国营造学社旧址门口梁思成、林徽因雕像
结论:不管林徽因如何用自己的美貌、热情、才智去张扬自我、实现自我价值,闯出一片灿烂的天空,但她却始终抹不掉内心深处的孤寂 。这是一种没有同情、无处诉说的孤寂,也就形成了她的自卑情结 。也正因为如此,造就了她一生极为自尊、自强,而有意、无意地摒弃自卑心理的坚强个性 。她不愿孤独,却始终摆脱不了孤独,追求愈高,其自卑情结和孤独感亦愈强 。孤独可以造就人,也可以使人颓废 。但林徽因却在咀嚼孤独的同时,敏锐、冷静而又多层次、多角度地去感悟现实人生 。是孤独的人生,使她的人格内蕴变得极为复杂与深厚;是孤独的体验,使她获得了非同凡响的艺术成就 。林徽因的一生是短暂的,诚如她在《莲灯》里要做宇宙里的过客一样,她也确实像阔大无边的宇宙里那一闪而过的慧星,短暂、孤寂而灿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