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式制动器的介绍及优缺点

鼓式制动器

鼓式制动器的介绍及优缺点

文章插图

鼓式制动也叫块式制动 , 是靠制动块在制动轮上压紧来实现刹车的 。 鼓式制动是早期设计的制动系统 , 其刹车鼓的设计1902年就已经使用在马车上了 , 直到1920年左右才开始在汽车工业广泛应用 。 现在鼓式制动器的主流是内张式 , 它的制动块(刹车蹄)位于制动轮内侧 , 在刹车的时候制动块向外张开 , 摩擦制动轮的内侧 , 达到刹车的目的 。 相对于盘式制动器来说 , 鼓式制动器的制动效能和散热性都要差许多 , 鼓式制动器的制动力稳定性差 , 在不同路面上制动力变化很大 , 不易于掌控 。 而由于散热性能差 , 在制动过程中会聚集大量的热量 。 制动块和轮鼓在高温影响下较易发生极为复杂的变形 , 容易产生制动衰退和振抖现象 , 引起制动效率下降 。 另外 , 鼓式制动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 , 要定期调校刹车蹄的空隙 , 甚至要把整个刹车鼓拆出清理累积在内的刹车粉 。 当然 , 鼓式制动器也并非一无是处 , 它造价便宜 , 而且符合传统设计 。 四轮轿车在制动过程中 , 由于惯性的作用 , 前轮的负荷通常占汽车全部负荷的70%-80% , 前轮制动力要比后轮大 , 后轮起辅助制动作用 , 因此轿车生产厂家为了节省成本 , 就采用前盘后鼓的制动方式 。 不过对于重型车来说 , 由于车速一般不是很高 , 刹车蹄的耐用程度也比盘式制动器高 , 因此许多重型车至今仍使用四轮鼓式的设计 。
 
优点 自刹作用:鼓式刹车有良好的自刹作用 , 由于刹车来令片外张 , 车轮旋转连带着外张的刹车鼓扭曲一个角度(当然不会大到让你很容易看得出来)刹车来令片外张力(刹车制动力)越大 , 则情形就越明显 , 因此 , 一般大型车辆还是使用鼓式刹车 , 除了成本较低外 , 大型车与小型车的鼓刹 , 差别可能祗有大型采气动辅助 , 而小型车采真空辅助来帮助刹车 。 成本较低:鼓式刹车制造技术层次较低 , 也是最先用于刹车系统 , 因此制造成本要比碟式刹车低 。
 
缺点 由于鼓式刹车刹车来令片密封于刹车鼓内 , 造成刹车来令片磨损后的碎削无法散去 , 影响刹车鼓与来令片的接触面而影响刹车性能 。 鼓刹最大的缺点是下雨天沾了雨水后会打滑 , 造成刹车失灵这才是其最可怕的领从蹄式制动器增势与减势作用 , 设汽车前进时制动鼓旋转方向(这称为制动鼓正向旋转) 。 制动蹄1的支承点3在其前端 , 制动轮缸6所施加的促动力作用于其后端 , 因而该制动蹄张开时的旋转方向与制动鼓的旋转方向相同 。 具有这种属性的制动蹄称为领蹄 。 与此相反 , 制动蹄2的支承点4在后端 , 促动力加于其前端 , 其张开时的旋转方向与制动鼓的旋转方向相反 。 具有这种属性的制动蹄称为从蹄 。 当汽车倒驶 , 即制动鼓反向旋转时 , 蹄1变成从蹄 , 而蹄2则变成领蹄 。 这种在制动鼓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时 , 都有一个领蹄和一个从蹄的制动器即称为领从蹄式制动器 。 制动时两活塞施加的促动力是相等的 。 因此在制动过程中对制动鼓产生一个附加的径向力 。 凡制动鼓所受来自二蹄的法向力不能互相平衡的制动器称为非平衡式制动器 。 单向双领蹄式制动器在制动鼓正向旋转时 , 两蹄均为领蹄的制动器称为双领蹄式制动器 , 其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 。 双领蹄式制动器与领从蹄式制动器在结构上主要有两点不相同 , 一是双领蹄式制动器的两制动蹄各用一个单活塞式轮缸 , 而领从蹄式制动器的两蹄共用一个双活塞式轮缸;二是双领蹄式制动器的两套制动蹄、制动轮缸、支承销在制动底板上的布置是中心对称的 , 而领从蹄式制动器中的制动蹄、制动轮缸、支承销在制动底板上的布置是轴对称布置的 。 双向双领蹄式制动器无论是前进制动还是倒车制动 , 两制动蹄都是领蹄的制动器称为双向双领蹄式制动器 , 图5-42是其结构示意图器 。 与领从蹄式制动器相比 , 双向双领蹄式制动器在结构上有三个特点 , 一是采用两个双活塞式制动轮缸;二是两制动蹄的两端都采用浮式支承 , 且支点的周向位置也是浮动的;三是制动底板上的所有固定元件 , 如制动蹄、制动轮缸、回位弹簧等都是成对的 , 而且既按轴对称、又按中心对称布置 。 双从蹄式制动器前进制动时两制动蹄均为从蹄的制动器称为双从蹄式制动器 。 这种制动器与双领蹄式制动器结构很相似 , 二者的差异只在于固定元件与旋转元件的相对运动方向不同 。 虽然双从蹄式制动器的前进制动效果低于双领蹄式和领从蹄式制动器 , 但其效能对摩擦系数变化的敏感程度较小 , 即具有良好的制动效能稳定性 。 双领蹄、双向双领蹄、双从蹄式制动器的固定元件布置都是中心对称的 。 如果间隙调整正确 , 则其制动鼓所受两蹄施加的两个法向合力能互相平衡 , 不会对轮毂轴承造成附加径向载荷 。 因此 , 这三种制动器都属于平衡式制动器 。 单向自增力式制动器单向自增力式制动器的结构原理见右图 。 第一制动蹄1和第二制动蹄2的下端分别浮支在浮动的顶杆6的两端 。 汽车前进制动时 , 单活塞式轮缸将促动力FS1加于第一蹄 , 使其上压靠到制动鼓3上 。 第一蹄是领蹄 , 并且在各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 。 顶杆6是浮动的 , 将与力S1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促动力FS2施于第二蹄 。 故第二蹄也是领蹄 。 作用在第一蹄上的促动力和摩擦力通过顶杆传到第二蹄上 , 形成第二蹄促动力FS2 。 对制动蹄1进行受力分析可知 , FS2>FS1 。 此外 , 力FS2对第二蹄支承点的力臂也大于力FS1对第一蹄支承的力臂 。 因此 , 第二蹄的制动力矩必然大于第一蹄的制动力矩 。 倒车制动时 , 第一蹄的制动效能比一般领蹄的低得多 , 第二蹄则因未受促动力而不起制动作用 。 双向自增力式制动器双向自增力式制动器的结构原理如图5-47所示 。 其特点是制动鼓正向和反向旋转时均能借蹄鼓间的摩擦起自增力作用 。 它的结构不同于单向自增力式之处主要是采用双活塞式制动轮缸4 , 可向两蹄同时施加相等的促动力FS 。 制动鼓正向(如箭头所示)旋转时 , 前制动蹄1为第一蹄 , 后制动蹄3为第二蹄;制动鼓反向旋转时则情况相反 。 在制动时 , 第一蹄只受一个促动力FS而第二蹄则有两个促动力FS和S , 且S>FS 。 考虑到汽车前进制动的机会远多于倒车制动 , 且前进制动时制动器工作负荷也远大于倒车制动 , 故后蹄3的摩擦片面积做得较大 。
【鼓式制动器的介绍及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