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漫金山发生在哪里:康熙为何要把自己的陵寝建在深水潭里

公元1722年12月20日(清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 , 清初入关后第二位皇帝、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久的帝王——康熙皇帝病逝于北京畅春园清溪书屋 , 卒年69岁水漫金山发生在哪里 。

水漫金山发生在哪里:康熙为何要把自己的陵寝建在深水潭里

文章插图

水漫金山发生在哪里:康熙为何要把自己的陵寝建在深水潭里

文章插图

水漫金山发生在哪里:康熙为何要把自己的陵寝建在深水潭里

文章插图
(康熙皇帝)
康熙皇帝去世之后 , 其子雍正皇帝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 后葬于今河北省遵化市清东陵之景陵 。
景陵位于遵化清东陵孝陵(其父顺治皇帝之陵)之东1公里左右 。于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 , 开始动工 , 至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工程全部告竣 , 前后用时达十五年之久 。
景陵是入关后清王朝在东陵建造的第二座帝王陵寝 。其建筑规模比孝陵稍逊 , 建筑样式大致参考孝陵 , 但局部细微之处又有所不同 。
同其它皇陵一样 , 景陵的选址也是慎之又慎!
因为在封建帝王看来 , 帝陵陵寝选址的“风水”好坏不仅关乎皇家自己的家族兴旺 , 亦直接对江山社稷产生巨大影响 。
由于清东陵所在的陵区是顺治皇帝钦定 , 按照中国古代「子随父葬」及「昭穆之制」的原则 , 康熙皇帝陵址的选择也必须是在遵化昌瑞山一带 , 且离自己父亲的孝陵亦不会很远 。
同其他大多数古代帝王一样 , 康熙皇帝陵寝的建造也是其在位时既已开始 。
初康熙皇帝命选陵大臣为自己在昌瑞山寻找万年吉穴之处 。
后大臣们在距离孝陵东侧一公里处 , 经堪舆大家的精心甄选 , 为康熙皇帝寻得一“风水”绝佳之地 。
选陵大臣回京复命 , 康熙皇帝听完奏报后便接受了此选址的建议(也有说法是 , 康熙皇帝为防万一 , 曾亲临自己陵址处考察 , 然后才做出最终决定) 。
(清东陵各帝陵分布)
关于康熙陵址的选择 , 民间还有一种神秘传说 。
即康熙派出选陵大臣赴东陵为自己寻觅陵址所在地 , 后选陵大臣发现今景陵所在地是一块难得“风水”宝地 。
此地山峦起伏 , 草木丛茂 , 松柏长青 , 是建陵的上佳之地 。然而事事难全 , 此选址初有一瑕疵 。
其瑕疵就是陵址划定区的中心位置有一方深水潭 。
当地百姓讲“深水潭的低部和昌瑞山对面的龙门口地下有一个巨大通道以水相连 , 故水潭经常有蛟龙出没 。且每遇大旱 , 人们便会来到这里设香案摆贡品求雨 , 屡试不爽 , 十分灵验 。”
于是选陵大臣便将此地情况上报康熙皇帝 。康熙皇帝听后大感惊奇 , 便亲往勘之 。康熙皇帝初见此潭后一言不发 , 且在此地暂住一晚 。第二天便宣布此地为自己万年吉地的建造之处 。
让人感到惊奇的是 , 陵寝动工之日 , 该深水潭中的水突然只剩下一半 。如此一来 , 修造陵寝的工匠们大喜过望 , 便将其余半潭水顺势清理了出去 , 这样陵寝便正式开工 。
需要说明的是 , 这只是一种民间传说 , 且没有任何可以令人信服的科学解释 。
事实上 , 陵寝选址最怕建在低洼地带!因为皇陵需要建设规模宏大的地宫 , 在低洼地带建设地宫无疑是自找难堪 。
设想一下 , 低洼地带由于容易渗水、存水 。如此一来建造好的地宫不久即会“水漫金山” 。
在这样的地宫中存放帝王的棺木 , 其后果可想而知 。
所以古代修造帝王陵寝除了“风水”方面的考虑外 , 其余最重视的就是排水 , 其次就是土壤成分 。我们知道康熙的儿子雍正皇帝之所以没有在清东陵为自己建造陵寝 , 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雍正皇帝发现清东陵所在的昌瑞山地区土壤中砂石成分居多故渗水严重 。
若是在此地建造地宫直接后果就是 , 地宫建成后不久即会被渗水侵入 , 且由于土壤中砂石含量巨大 , 故很容易造成已建成的地宫发生变形 。
考虑再三 , 雍正皇帝断然拒绝了选陵大臣们的建议改选其它地方 。
现在来看雍正的选择是正确的 , 因为康熙皇帝的景陵和乾隆皇帝的裕陵都出现了地宫严重渗水的情况 , 有些棺椁甚至直接飘浮在地宫当中 。
【水漫金山发生在哪里:康熙为何要把自己的陵寝建在深水潭里】所以说题干所叙述的康熙皇帝景陵建造在深水潭中是一个错误的伪命题!
去过清东陵景陵参观的朋友都知道景陵是依山势所建 , 所以根本不会存在什么深水潭!但即便如此 , 由于地宫排水系统没有处理好 , 致使地宫渗水仍然非常严重 。
(空中俯瞰康熙皇帝景陵)
爱新觉罗-玄烨 , 即康熙皇帝 , 他8岁登基 , 14岁亲政 , 一生功勋卓著 。智擒鳌拜、平定三藩、收复台湾、亲征葛尔丹 , 治理黄河为清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发现做出了巨大贡献 , 被后世尊称“千古一帝” 。
然而康熙皇帝精心为自己挑选、建造的陵寝却并没有让自己安眠于地下 。而是先后遭遇军阀盗掘 , 致使地宫一片凌乱 , 自己及后妃的尸体时至今日仍然被侵泡在冰冷的地宫渗水当中 。这不得不令后世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