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肚火锅食用时原料为什么要有煮、烫、涮之分

【毛肚火锅食用时原料为什么要有煮、烫、涮之分】毛肚火锅在具体食用时,是要分出火候层次的,不能把原料一下子放人锅中煮熟,而是要根据原料的性质(老嫩程度)来决定受热的时间 。我国清朝著名的美食家袁枚早就对火锅的食用持反对意见 。在他的饮食名著《随园食单》中把火锅这一用餐形式列入了戒单当中,对于火锅食用时不讲原料火候作了辛辣的批评:今一例以火逼之,其味尚可问哉!
所以业内又有这样的说法:火锅菜肴的高质量是由会做的厨师和会吃的食者双方来完成的,后者起的作用更大些 。
怎样来准确掌握好各种不同的原料在火锅涮制时的所需火候呢?我们把适用于火锅方式制菜而食的以煮食、烫食、涮食三种火候来这样划分:
煮是指原料在汤汁和火候的作用下,改变原料的质地,不但要熟,而且还要熟得极透,使口味更加浓厚,口感更加软嫩,在火锅菜肴中,主要适用于某些质地韧硬,且又不容易进味的原料,如牛筋、牛鞭、鱼肚、黄鳝、泥鳅、鱼丸、面筋、冻豆腐等,都需要煮食 。
烫是指原料在汤汁与火候的双重作用下,把原有的质生状态得以改变,即熟了,但并非彻底熟透,和煮相比,时间要明显地短些 。主要适用于某些质地脆嫩的原料,而且这些原料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就是一旦过火,质地反而变得更老,我们要求即熟也就可以了 。烫是受热时间不长的意思,如牛毛肚、牛肝、猪腰、猪肝、鸡片、牛肉、鱼片、鲫鱼、螃蟹、虾等都属此范畴 。
涮与灼是同义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受热时间极短,要明显地少于前两种方法 。它几乎不在汤汁里停顿,只在开锅状的汤汁中涮一下,就要捞出来食用 。从生熟的角度来看,也是能够食用的 。主要适用于一些较为新鲜细嫩的时令蔬鲜,如生菜、白菜心、油菜叶、菠菜叶、笋尖、笋片等 。
掌握原料具体的受热时间主要由口味口感来决定,该长时间的必须要煮透,该短时间的不应该长时间煮制,过长过短都会使原料的口味口感失去应有的个性,就成了袁枚所批评的那样以一种火候而概之 。所以这里又出现了一个食用技巧的问题,即切勿将原料过多地放入汤汁中煮制,应是一片一片地放人锅中,才有可能做到原料火候有所区别,才可做到即熟即食 。它的规律是:煮食原料先下锅,烫食原料再下锅,涮食原料不离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