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的儿是那个皇帝,慈禧为什么让光绪继位

随着同治帝的驾崩慈禧的儿是那个皇帝,清王朝出现了一度尴尬的局面,因为同治帝死的时候才19岁,并没有留下后代 。

慈禧的儿是那个皇帝,慈禧为什么让光绪继位

文章插图
同治帝死后两小时,慈禧就召集文武大臣商议有关王位继承的事宜 。在咸丰帝以前,为了防止皇子们出现九子夺嫡这样的事情,皇帝大都是秘密立储的,到了咸丰帝这一代,一共只有两个儿子,其中一个死了,只剩下慈禧生的孩子,也就是同治皇帝载淳,他无疑就是皇帝了 。而同治皇帝要是有孩子的话还可以秘密立储,但是同治皇帝已经死了,这个继承人到底要谁来呢 。
慈禧的儿是那个皇帝,慈禧为什么让光绪继位

文章插图

慈禧的儿是那个皇帝,慈禧为什么让光绪继位

文章插图
在同治帝死后,就有人早早猜测到,他没有子嗣,那这个皇位是由谁来继承呢,很多人都想过,会从他的下一代来选择皇位继承人 。晚辈当中有几个合适的呢,不是血缘关系太远就是太小 。老一辈呢,据说同治帝重病的时候让李鸿藻撰写圣旨让奕?继承皇位,但是这基本不可能,他继承的皇位是谁的呢,没有叔叔继承侄子位子的可能性,另外慈禧也是不会同意的 。他们母子都是对奕?一直是打压的,所以这个基本不可能 。那叔叔辈不可能,只有从同辈里找了,奕?的两个儿子还有载湉了 。
但是如果奕?的儿子继承了王位之后,在宫里最有话语权的肯定就是奕?了 。如果找一个年长的人做皇帝不行,慈禧的意思就是他没有经过皇帝的教育,达不到做皇帝的标准,只能找个年幼的皇帝,这样还可以教育,这个教育的意思就是可以唯慈禧的命是从,就是慈禧说了算,载湉过继过来就是咸丰皇帝的儿子了 。绕了一大圈,讲了一大圈道理,最终觉得选择载湉就是个完美的选择 。
她选择载湉就是为了自己的权力,载湉刚当皇帝的时候只有四岁,这个四岁的小孩肯定是不能处理政务的,这就决定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慈禧是可以代行皇帝权力,可以垂帘听政的 。其次,这个时候载湉才刚刚四岁,这个四岁的小屁孩啥都不懂,正合慈禧心意,可以培养一个傀儡皇帝,让这个孩子从小就屈从于她的权威之下 。另外载湉的母亲是慈禧的亲妹妹,加上载湉的父亲也是生性软弱不像奕?那样精明强干,和慈禧的血缘关系也是比较亲近的 。
同治皇帝和慈禧的关系没有想象中的好,当然,我们也想象不出来作为一个权力欲很强的女强人会和自己的儿子关系有多好 。
慈禧的儿是那个皇帝,慈禧为什么让光绪继位

文章插图

慈禧的儿是那个皇帝,慈禧为什么让光绪继位

文章插图

慈禧的儿是那个皇帝,慈禧为什么让光绪继位

文章插图
同治皇帝刚登基的时候只有六岁,而想要让他更加优秀,慈禧从娃娃抓起,这个时候就想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成一个文武双全的好君王 。慈禧也是费尽了心机,她想要效仿康熙皇帝,希望同治皇帝可以和康熙皇帝一样,文能治天下,武能定乾坤,可见慈禧对载淳寄予了厚望,给载淳找了四个特别有学识的师傅,想让自己儿子可以和康熙帝一样优秀 。
让奕?给他设计的课程表,拉弓射箭放枪,学习各种蒙语,满语,汉语等多种语言,八岁之后就从读半天书改为全日制的,除了读书还要和师傅学习国家大事 。还要学习骑马,可见慈禧对儿子的期望是有多大,而这个小朋友的压力也是超级大的,不符合孩子的成长及发展规律,使得这种学习变得枯燥乏味,十分倦怠 。
十几岁的时候,小皇帝读奏折还不能区分句读,但是慈禧对他要求依旧严格,动辄要求同治的师傅们对小皇帝严加管教 。十几岁的年纪,正是叛逆的时候,面对母亲这样的严格,就像我们的青春期,自然就产生了叛逆心理,这个时候他就和慈禧产生了隔阂,有了代沟 。
渐渐载淳已经十七岁了,该到了结婚的年纪了,而慈禧通过自己的层层筛选给载淳选择了一个皇后,十四岁的富察氏,这个女孩的言行性格像极了年轻时的慈禧,但是慈安和同治却喜欢另一个女孩阿鲁特氏,这个女孩和富察氏相反,特别贤良淑德,像年轻时的慈安,毕竟慈安是正宫太后,加上皇帝也喜欢,慈禧不得不让步,阿鲁特氏为皇后,富察氏为惠妃 。
但是慈禧对这个皇后也很不满意,这个阿鲁特氏深得慈安和皇帝的喜爱,相反慈禧选的这个富察氏,却相对受到了冷漠,慈禧对这个很不满意 。甚至慈禧派太监去监视皇帝的私生活,当她得知皇帝和皇后关系比较好的时候,慈禧就劝说他,不要沉溺于女色,要勤于政事一些,同时还暗示同治皇帝不要对富察氏太冷漠 。慈禧这个自相矛盾的说辞,让同治皇帝察觉到母亲这是在监视他的生活,也加深了母子之间的鸿沟 。
【慈禧的儿是那个皇帝,慈禧为什么让光绪继位】从小皇帝读书上学和娶妻纳妃这两件事上,可以看出,同治皇帝和慈禧两母子的关系并没有那么好,反而产生了些许的隔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