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中,为什么要少吃多动?原因不只是增加能量消耗这么简单!

减肥中,为什么要少吃多动?原因不只是增加能量消耗这么简单!

文章图片

减肥中,为什么要少吃多动?原因不只是增加能量消耗这么简单!

文章图片

减肥中,为什么要少吃多动?原因不只是增加能量消耗这么简单!

文章图片

减肥中,为什么要少吃多动?原因不只是增加能量消耗这么简单!



想减肥 , 大家都知道要饮食和运动相结合 , 也就是要少吃多动 , 才能更高效地燃烧脂肪 。
但总有不爱运动的人群 , 只想靠限制饮食来减轻体重 , 认为即使不如结合身体活动减得那么快 , 但坚持下去 , 总会瘦下来 。
这种想法在减肥初期确实是可以很快见到成效 。 节食初期的体重下降 , 既有部分脂肪 , 也包括糖原、水分和肌肉 。 肌肉的损失是单纯控制饮食最大的副作用之一 。
当减肥者采用低能量进食时 , 身体的第一个反应就是立即从所有可能得到能源的部位“抽取能量” 。 而体内最容易动员的能量是存在于肌肉中的糖原 , 所以缺乏运动的减肥者此时丧失更多的是肌肉而非脂肪 。



而肌肉的丢失不仅会造成减肥者体力和精力的下降 , 也会导致代谢率的降低 , 让你越来越难以减掉多余的脂肪 , 从而更容易遭遇减肥的平台期 , 或让体重快速反弹 。
因此 , 当规定减肥期一过 , 有些人一旦开始恢复正常的饮食 , 摄入的能量会很快转变为脂肪而积累 , 迅速填补脂肪损失的空间 , 从而导致体重迅速上升 。
而运动的作用 , 首先就是帮助防止这些问题的出现 。
减脂肪是第一步





当人胖的时候 , 过多脂肪的堆积对机体是有害的 , 所以首先就要减脂肪 。 脂肪供能是由神经和内分泌调节控制 , 但这种调节是全身性的 , 作为一种全身运动的有氧运动 , 也就成为消耗脂肪的最佳运动 。
脂肪从分解、释放并运输到肌肉组织需要一定的时间 , 一般至少 20 分钟 。 因此 , 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 , 最好采用中小强度的有氧运动 , 并且持续时间应在 30 分钟以上 。
“储存肌肉”很必要


运动消耗脂肪只是一方面 , 通过运动增加的肌肉 , 同样是消耗脂肪的重要力量 。 因为人体的肌肉是体内消耗脂肪最大的组织 。 肌肉量越多的人 , 日常的能量消耗也会越高 , 你躺着也能比别人消耗更多的能量 。



因此 , 只有坚持运动锻炼 , 使肌肉得以维持或增强 , 才能进一步消耗脂肪 。
简单来说 , 运动过程中 , 有氧运动会消耗大量脂肪 , 而抗阻运动则消耗大部分的糖分 , 因此在减肥过程中 , 都会建议把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结合起来 。
而减肥中 , 少吃多动与少吃不动相比 , 带来的好处不只是这些 。




改善最大摄氧量
最大摄氧量(VO2max)是指一个人在一分钟内所能消耗的最大氧气量 , 这是绝对最大摄氧量的概念 。 而我们通常使用是的相对摄氧量概念 , 也就是把绝对摄氧量除以体重 , 就是单位体重每分钟消耗的氧气量(毫升/公斤/分钟) 。



最大摄氧量是衡量一个人的有氧健康水平的黄金标准 , 是评测心肺功能的重要指标 , 能反应你的耐力状况 , 也能看出你心脏这个“发动机”是否强劲有力 。
单纯节食减肥会让你的最大摄氧量越来越低 , 坚持进行有氧训练则能改善你的这个指标 。




增加瘦体重


体重成分一般分为两部分:一是脂肪体重 , 二是瘦体重 。 脂肪体重通过体脂率来计算 , 而瘦体重则是骨骼、肌肉及其他非脂肪成分体重 , 称为瘦体重 。



正常情况下脂肪体重和瘦体重存在一定的比例也能反映人的健康状况 。 单纯饮限制饮食 , 会导致瘦体重的下降 , 往往也就意味着肌肉力量的流失 , 骨骼质量的下降 , 体力也就随之变得越来越差 。




【减肥中,为什么要少吃多动?原因不只是增加能量消耗这么简单!】提高静息代谢率


静息代谢率(resting metablic rate , RMR)是测定维持人体正常功能和体内稳态 , 再加上交感神经系统活动所消耗的能量 , 静息代谢率在每日能量总消耗中所占的比重最大 , 大约占到60%-75% 。 所以它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减肥的速度 。



一般而言 , 脂肪组织和骨骼组织的代谢作用较少 , 瘦肉组织的代谢作用较多 。 因此 , 当节食导致肌肉流失 , 会进一步降低基础代谢率 。 所以单纯的节食减肥会使体重下降速度慢慢减缓 , 并最终进入平台期 。
在减肥中 , 运动除了会影响这些有形的指标 , 还会在无形中影响你减肥的成败 , 比如 , 坚持运动会改善你的精神和情绪状态 , 让你的变得更乐观、积极、更有信心 , 养成运动习惯 , 也会让你更能坚持减肥计划 , 让你的体重更不容易反弹 。
所以 , 想减肥 , 你需要动起来 。
大家如果有减重方面的问题 , 想咨询陈伟教授 , 可以发邮件到邮箱 , 陈教授会定期为大家答疑解惑 。
问答邮箱:yixuejianzho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