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姓的姓氏源流【邓曼姓什么】

是谁改曼姓为邓姓
为了纪念传国五百六十多年的“曼国”,以“国”为氏改曼姓为邓姓 。历史展现的事实:邓国和曼姓消亡,由曼姓改为邓姓流传至今 。有说当今汉族的邓氏共为三支:南阳邓氏、夏朝邓氏、南唐邓氏(宣城邓氏),俗称“三邓” 。三支邓氏同一特点:都是改姓而成 。其中,南阳邓氏改曼姓为邓姓,夏朝邓氏改姒姓为邓姓,南唐邓氏(宣城邓氏)改李姓为邓姓 。目前所知,南阳邓氏改姓过程混沌不清?夏朝邓氏改姓过程秘而不宣?南唐邓氏(宣城邓氏)改姓过程清晰明朗 。我在考证“‘南唐李从镒其为后主李煜第八子’以及‘李从镒之子李天和为避难逃到湖南安化改李姓为邓姓’之说”,通过李衡(字天和)改李姓为邓姓的事件得到了启发,联系到邓祈侯(明渊)在位“曼姓邓国”被灭,以及《南阳邓氏世系表》所列邓祈侯(明渊)的子孙不姓曼而姓邓,我觉得邓祈侯(明渊)与李天和当时的处境相同类似 。不同的是南唐宗室遭到诏捕,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必须隐姓埋名;而曼姓邓国君主家族没有受到人身安全威胁,无须隐姓埋名 。不过,我觉得是邓祈侯(明渊)将家族的曼姓改为邓姓的?事实上,《南阳邓氏世系表》所列的世系从邓祈侯(明渊)之子开始至今均为邓姓 。也就是说邓祈侯(明渊)与其子孙是从曼姓转变为邓姓的转折点 。文章发表之后,邓诗泅进行反驳,他不是以心平气和的态度摆事实、讲道理,而是用粗言恶语攻击人 。我指出他的错误态度,他说是因为我将邓祈侯(明渊)说成是邓姓始祖,他质问我是否受人指使、替别人说话?他的意思是我在替南唐邓氏(宣城邓氏)说话 。邓诗泅说的这番话,令人发笑!我无意要否认曼季是邓姓公认的始祖,也无意非得要将邓祈侯(明渊)说成是邓姓始祖 。曼姓和邓姓具有血缘的连带关系,也就是说先前的曼姓=之后的邓姓,二者密不可分 。不过,历史事实:从曼季到邓祈侯(明渊)是为曼姓,之后才是邓姓 。在学术研究上,并非是不可探究的问题?不然,南阳邓氏的来历存在一个“悬而未清”的问题:?肖华锟和骆立群都说“吾离朝鲁后让儿女姓邓”,据此认定吾离是邓姓始祖 。果真如此?他俩所说是地地道道的形而上学,将历史上被称之为“邓祈侯”和“邓曼”说成是姓邓(实际都是姓曼),还将邓祈侯(明渊)说成是吾离之子,甚至将邓祈侯(明渊)和邓曼说成是兄妹 。肖华锟和骆立群将上述这些人的先、后、大、小混淆成“一塌胡涂”!不怕见笑的异姓(非邓姓)人历来都是毫无根据地胡乱讲述邓姓历史 。有一点是否真实:有说吾离逝于公元前700年?历史资料记载曼姓邓国灭于公元前678年,二者相差22年 。据此推断,吾离生前未有见到邓国被灭和曼姓改姓 。按照肖华锟和骆立群所说,似乎吾离在世已经预料到:邓国将要灭亡,曼姓将要改姓?我觉得后人不应将前人说成“先知先觉”的“圣人”,这不符合唯物史观 。我认为邓祈侯(明渊)的子孙不姓曼而姓邓,不是他们自己的抉择?有如相同类似李天和给自己的后裔改李姓为邓姓,改姓历来是“宗法”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 。若说是邓祈侯(明渊)改曼姓为邓姓,可能有人有两点“转不过弯”,认为不能接受:其一,邓祈侯(明渊)在位,曼姓邓国被灭,觉得邓祈侯(明渊)无能 。其二,邓姓从曼姓改为邓姓开始计算,觉得邓姓历史时期被大大缩短 。我觉得祖先是不分智愚、贫富、贵贱、好丑、忠奸、得失的 。姓氏的始祖无非是两种人,这个姓氏的第一人(包括受姓和赐姓)或者变更这个姓氏的人 。曼姓邓国被灭和南唐被灭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谁都无法抗拒,因此曼姓邓国被灭不应归罪邓祈侯(明渊),南唐被灭也不应归罪后主李煜 。当然并非是说曼姓邓国和南唐被灭是件好事,但是应当将这些历史事实看作是历史的发展过程 。一个姓氏的历史,也不在乎其时间长短?南阳邓氏从改曼姓为邓姓至今仅为2690年,在当今全国成千上万的姓氏当中是形成较迟的姓氏,但总人口排列在全国100个大姓的第29位,是自宋以来七百多年人口增长率高于全国人口平均增长率的姓氏,由此可见邓姓充满生机和活力 。就是这样的一个堂堂正正很有名气的大姓,居然就有一百几十个本姓的叛逆、罪人对它进行自伤、自残,甚至串同十几个异姓(非邓姓)人对它进行诋毁、歪曲 。这样的异常事态,在当今的中华姓氏当中很难找得出第二例?
谁知道“邓”的姓是怎么来的
姓: 邓排名: 34
由来: 约在公元前进13世纪代高宗武丁把他的叔父封在邓的地方,建立邓国 。西周时,邓国是周朝在南方较为重要的一个异姓侯国,公元前703年得罪了楚国,被楚文王消灭掉,于是邓国的子孙以国名为姓,就是邓姓 。关于邓国的城都,有两种说法,一是在当今的河南邓州市,另一是在湖北襄樊市北邓城镇 。亡国后的邓国子孙,大多生活在原来的地方,从战国,秦,到汉代,邓氏有的移居到今天的四川,陕西,广东,江苏等省,此后邓氏不断往外迁,有的往南到湖南,湖北,有的往西到山西,甘肃 。东晋十六国时,中原邓氏大批向南迁,分布在江南的许多省,在江西,江苏的较多 。北宋初,李姓中有一支改为姓邓,为邓姓增加了新的来源 。南唐后主李煜,曾封他的第八个儿子李从镒为邓王 。南唐亡国后,李从镒的儿子李天和逃到安化(今天的湖南),为了躲避灾难,将自己的姓改为邓姓 。邓姓历史名人众多,春秋末有郑国人邓析,是当时的法家先起人和名家;三国时蜀地的名将邓芝,魏国的名将邓艾 。宋元时代有学者邓牧,明代有福建农民起义军首领邓茂七,邓伯孙,清代有篆刻家,书法家邓石如,还有与林则徐协力查禁鸦片的两广总督邓廷桢,诗人邓辅纶,海军著名将领邓世昌,近现代邓姓名人主要有邓植仪,真菌学家邓叔群,新闻工作者,学者邓拓 。在按人中多少排列的当今中国姓氏中,邓姓居于第34位 。
邓姓分布
概述:
邓姓族人自得姓以来,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现今已繁衍到了全国各地,而且人口众多 。邓姓人口在全国分布很广,主要集中于四川、广东、湖南 3省,大约占邓姓总人口的56%,其次分布于湖北、江西、云南、广西,这4省又集中了24% 。四川为当代邓姓第一大省,居住了邓姓总人口的29%,人口有Z00多万 。
始兴邓姓
在始兴有邓姓1681户,9670人,为该县第三大姓 。主要分布在江口乡的江口街、云绕村、长江墟、北山观茶;太平镇的低坝、禾场头、上围街、老黄塘、大坝俚、瑶村;刘家山乡的河渡、上营;顿岗镇的冠佩、岭下;城南乡的牛田陂、罗所、良坝;沈所乡的沈南、沈北、石下、外营、独丰、群星、群胜;澄江镇的暖田、澄江、铁寨;马市镇的黄田、棠梨坑、都安水、都塘铺、侯陂、文路 。
台山邓姓
在台山有邓姓人口4000人,分布在台山16个镇30多个自然村 。比较集中居住在冲蒌镇,人口2200多人,其中安仁里 438人、仁洲里181人、稔岗里151人、盘洲里160人、北就里Z20人、新龙里160人、福庆里85人、东成里52人、潮溪里 61人、新屋里100人、白岗里545人、南源里50人;居住斗山镇的人口770人,其中上阁陈冲村450人、西栅村200人、安南村120人;居住海宴镇石浦村400人;居住那扶镇蓝田管区朝阳村250人 。其他还有散居于台城、大江、四九、三合、端芬、广海、南湾、隆文、赤溪、田头、都斛镇等地方 。
梅县邓姓
在梅县邓姓分布于梅城和梅县、梅江区所辖的城东、程江、石扇、梅西、石坑、大坪、南口、瑶上、荷泗、径义、水车、梅南、西阳、白宫、丙村、三乡、松口、松东、松南、松源、隆文、白渡、扶大、东郊、西郊、城北、长沙、三角共29个农村乡镇72个管理区(居委会),共有 Z344户,9417人 。其中以石扇为多,计有 558户2278人 。
台湾邓姓
邓姓族人来台较早,早在明末便有一位江西宜黄县籍的郑氏部属邓显祖,在台湾过世,死后并下葬在现在彰化县的八卦山 。其后,不断有邓姓族人从大陆迁徒到台湾岛上,许多文献都记载邓姓到台湾地区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明末清初之际渡海入台的邓姓族人,经过二三百年的繁衍,已成为台湾较大姓族之一 。据台湾文献委员会的调查统计,邓姓为台湾第56大姓,按台湾现有2209万人口计算,台湾人中有近6万人姓邓 。1953—1954年间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对台北、基隆、台中、台南、高雄5市,阳明山一特别区,及台北、宜兰、新竹、苗栗、台中、南投、彰化、台南、屏东、花莲、澎湖11县所作的调查表明,除桃园、云林、台东、高雄4县外,全省居民828804户中,有邓姓2233户,占全部户数的0.27%,居全省737姓的第56位,其中以苗栗、新竹、嘉义、台北 4县邓姓人口为最多,分别有370户、357户、290户、261户,4县邓姓占全部台湾邓姓的近60% 。
香港邓姓
据政府调查资料所载,邓姓聚居较为集中的村落有:
(—)大屿山:山下村、塘福村 。
(二)屏厦区:西山村、新屋村、桥头围、灰沙围、坑尾村、坑头村、上章围、锡降围、锡降村、新围、罗屋村、东头村、巷尾村、祥降围、辋井围 。
(三)元朗区:英龙围 。
(四)锦田八乡区:竹坑村、横台山、七星岗、大窝、长莆、吉庆围、泰康围、永隆围、泰康村、祠塘村、锦庆围、水头村、水尾村 。
(五)大埔区:大埔头、大埔头老围 。
(六)大网仔区:黄毛应村 。
(七)粉岭龙跃头区:新围、老围、麻笏围、永宁围、东阁围、新屋村、永宁村、祠堂村、小坑村、麻笏村、小坑新村 。
(八)粉岭丹竹坑区:鹤薮围、马尾下、莱洞、下莱洞 。
(九)沙头角区:岗下,其中尤以是锦田区、龙跃头区,邓姓较为集中 。
姓氏邓起源
来源有三
1自(夏的始祖大禹为姒姓) 。相朝时帝仲康有子孙封在邓国(今河南邓州一带),邓君的后世子孙就以国为氏,称邓氏.
2、出自子姓(商族的始祖契为子姓)或曼姓 。商王武丁封他的叔父(曼季)于邓国曼城,是为曼侯,称曼氏,曼氏后来又改封邓国(此邓国在今河南省孟县的西南),经西周、春秋延续了600多年 。西周时,邓国是周朝南方较为重要的一个异姓侯国,但因与楚为敌,于公元前678年被楚国灭掉 。邓侯子孙为纪念故国,便纷纷改姓邓,史称邓姓正宗 。
3、出自李氏 。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后主李煜的第8子李从镒,受封为邓王 。公元975年南唐为北宋所灭后,宋太宗下令缉拿南唐宗室,李从镒之子天和出逃,以父亲封地为氏,其后世子孙遂称邓氏 。

邓 姓氏起源发展...
邓姓主要有三同的起源 。种,是说邓自子姓的后代 。夏禹的曾孙仲康,封自己的一个儿子在邓林,建立邓国,后来在商朝的时候被灭,邓国的遗民就用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从此姓邓 。第二种,是说邓姓出自曼姓,是商朝皇族的后代 。商王武丁封自己的叔父于邓,建立邓国,并且赐他姓曼,因此也被称作邓曼国 。邓曼国后来被楚国灭掉,有些国人就用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改姓为邓 。第三种,是说邓姓出自李姓,是南唐王室的后代 。南唐后主李煜封自己的第八个儿子为邓王,南唐灭国后,邓王为避难,就改姓为邓了 。邓姓一开始主要在他的发源地河南发展,在战国,秦代及汉代,因为战乱和做官等原因,邓姓逐渐扩展到了四川,陕西,广东,江苏等地,西晋末年,更是发展到了甘肃和福建 。明朝的时候,邓姓开始有人移居台湾 。邓姓的主要聚居地有:南阳,安定,高密,新野,庐陵,广安,义阳,南安,成固,平阳,长沙,陈郡,安化等 。

养姓的姓氏源流
【养姓的姓氏源流【邓曼姓什么】】养(Yǎng )姓源出有: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君主给吴国公子掩佘、烛庸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氏 。周太王古公亶父之子泰伯入吴,其后建立了吴国 。吴国传至吴王僚(姬诸樊),有三个儿子,分别为公子掩佘、公子烛庸、公子光 。
周敬王五年(公元前515年),因诸公子皆想争得王位继承权,时为公子光幕僚的伍子胥推荐刺客专诸来行刺当时的吴王僚 。公子光以庆贺吴王僚伐楚班师的名义设宴招待父亲吴王僚 。当时楚平王熊弃疾病逝,吴王僚乘机举大军伐楚,公子掩佘、公子烛庸领大军出伐楚国,不在吴国境内 。公子掩佘、公子烛庸逃至楚国,楚昭王熊壬自然万分欢迎这两位昔日强大敌手的归降,将他们封在养邑(今河南沈丘)暂住 。接着,楚昭王又命令莠尹然、左司马沈尹戍重修养城,并把养邑东北边的城父(今安徽亳州谯城区)、东南边的胡田(今浙江台州)两块地方封给二位公子,并到处宣扬 。后来在孙武子偕同伍子胥、姬伯嚭再次发兵伐楚之时,公子掩佘、公子烛庸被楚昭王利用来代楚守舒(今安徽舒城),结果公子掩佘被伍子胥一举斩杀,公子烛庸则在突围时被姬伯嚭所射杀,最终皆没能脱逃毙命之灾 。
公子掩佘、公子烛庸的家人后来在养邑定居,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封地名称为姓氏者,称养氏,世代相传至今,是为沈丘养氏 。源于春秋,是神射手养由基的后代 。周代有养国,后来被楚国灭掉,春秋时为楚大夫神射手养由基的封邑 。他的后代子孙有养氏和养由氏 。养由基能在百步之外射穿作标记的柳叶,并曾一箭射穿七层铠甲 。晋楚鄢陵之战中,楚共王左眼被晋将魏锜射中,共王叫来养由基,给他两支利箭,命他复仇,养由基一箭射死魏锜,拿着剩下的一支箭向共王复命 。因此,时人称他为“养一箭” 。据推测,春秋晚期桐柏地区之养国,或许是楚国在春秋中期灭了沈丘地区之养国后,由其国人所迁或楚国重建的养国,按桐柏地区在春秋晚期已然是楚国重镇来看,该养国明显是楚国的一个附庸小国 。另外,在养由基的后裔子孙中,除了养氏之外,还有养由氏,后养由氏亦省文简改为单姓养氏 。
该支养氏族人大多尊奉养由基为得姓始祖,是为南阳养氏 。源于嬴姓,出自春秋时期的养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西周时期有个养国,为嬴姓小国,伯爵,国君称养伯,故址在今河南省沈丘县一带 。有关养国的详细情况,历史文献基本失载,仅记养国“与淮域上游的江、黄、樊等国同族,皆东夷少昊族的后裔” 。据传世西周养史尊铭上的铭文记载:“养史作旅彝 。”养史,即诸侯史官,说明在西周前期已立有养国并拥有自己的史官 。考古工作者在湖北江陵地区的一座春秋中期墓中曾出土一件“养伯簋”,说明此时周王室所封之养伯国尚存 。此簋是养伯为其元妹外嫁所作的媵器,出自楚墓,是楚、养两国通婚之证 。
在养国的王族后裔子孙中,有以故国名为姓氏者,称养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养氏正宗 。源于子姓,出自西周时期的邓国大夫养甥,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元和姓纂》记载,商族的始祖契为子姓,商高宗武丁封他的叔父曼季于曼城(今河南邓州),侯爵,史称曼侯,称曼氏;后来又改封于邓国(今河南孟县一带),世人改称其为邓侯 。两周时期,邓国是周王朝南方较为重要的诸侯国之一,历经西周、春秋,一直延续了有六百多年,在此期间,邓国逐渐向南发展,国都迁于邓城(今湖北襄樊),史称“南阳郡邓” 。自曼季之后,邓国历邓晁侯→邓徽侯→邓庆侯→邓恒侯→邓昆侯→邓忠侯→邓辉侯→邓浩侯→邓煦侯→邓杞侯→邓熹侯→邓怡侯→邓沛侯→邓壁侯→邓淳侯→邓衡侯→邓略侯→邓宣侯→邓尚侯→邓粹侯→邓明侯,计二十二代,经六百余年,连续世袭侯爵,这是邓氏先世的鼎盛时期 。
邓国传至邓明侯子吾离执政时期,曾在周桓王十六年(公元前704年)拜访鲁桓公 。到了楚文王定都于郢后,为承继楚武王“欲观中国之政”的意愿,立即全力北进 。当时汉东道路已被打通,楚文王的主攻方向是在汉北,以直接叩开北通中原的大门 。在楚文王开始北上称霸的历史进程中,楚文王在周釐王三年(公元前679年)亲率大军假道邓国去讨伐申国(今河南南阳) 。对于楚文王的政治企图,邓国人是有相当警觉的,当时邓国的上大夫养甥、骓甥、聃甥这三人就力主乘机杀掉楚文王,养甥曾对邓明侯子吾离(明渊)说:“亡邓国者,必此人也 。若不早图,后君噬齐,其及图之乎?”然而,邓明侯自恃自己是楚文王的亲娘舅(楚武王夫人邓曼是邓明侯的妹妹),不以为然,根本就不听群臣的劝阻,不但借道给楚文王,还热情款待他,并主动出兵协助这位外甥 。结果,在周釐王四年(公元前678年),楚文王在击灭申国之后的回军途中,顺手就灭了毫无防备、准备热烈欢迎自己凯旋归来的娘舅邓国,并将邓国之地设为邓县 。楚文王这次虽未彻底灭掉申、邓二国,但从此楚国势力已无阻地伸入南阳盆地 。
邓国被灭之后,在邓国大夫子养甥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养氏,世代相传至今,是为襄阳养氏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梁余子养,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梁余子养,已称梁榆子养,复姓梁余(梁榆),春秋时期晋国的著名下军御 。
军御,是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军制官职称谓,相当于王室派往军队的监军官,后世称其为监军御史 。在晋国的下军中,有个军御叫梁余子养,本是卫国人,后在晋国出任上大夫,被晋献公姬佹诸派至下军为监军官 。这在史籍《通志·氏族略》中有记载:“晋下军御梁余子养,本卫人 。”据史籍《左传》记载:周惠王姬阆十七年(晋献公十七年,公元前660年),晋献公因过于宠爱骊姬,欲废黜太子申生,遂命申生率军出伐位于东山的赤狄皋落氏部落,意图借强敌之手除掉太子申生 。是役,晋国上下二军皆随太子申生出征,梁余子养即为当时的下军御 。他看透了晋献公和骊姬的险恶用心,便严肃劝告申生说:“国君已经有别的心念了,死而不孝,不如逃走 。”但由于太子申生迟疑不决,未能及时采纳梁余子养的建议,最终还是被迫自尽 。从这段唯一有关梁余子养的历史记载中,人们可以了解到梁余子养是一个足智多谋、具有远见和正直品格的人 。梁余子养当年的封邑被后世称为梁榆城,亦称梁余城、榆城,故址就在今云南省腾冲市和顺县的西北部,也有的学者认为应在今和顺县城北关古城,流经城边的一条河流因梁余子养而自古即名为梁榆河,亦称梁余河 。
在梁余子养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复姓省文简化为单姓梁氏、余氏者,也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养氏者,世代相传至今,是为云南养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