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入职禁忌 新人入职必看“禁老”守则

中华民族历来有尊老的美德 。但这种传统美德一旦延伸到职场,其效果似乎适得其反 。在职场中,“老”似乎是一个禁忌话题 。尤其是在女性同胞占多数的办公环境中,任何与“老”有关的谈话都让人避之不及 。更有甚者,你在说其他话题的时候,一旦用词不当,就会被误解为“原来你是在暗示我老了”!

新人入职禁忌 新人入职必看“禁老”守则

文章插图

最近,的网友们就“职场上,当别人用到什么语言,会让你觉得自己被暗示变老了”这一个话题进行了讨论 。讨论结果发现,不少论坛网友都自认为遇到过“被别人暗示自己变老”的情形,而网友们对所遇情形的描述也是千奇百怪的 。结合身边案例和网友分享,小编在此为你呈现一份生动有趣的《职场“禁老”守则》,仅供参考 。
“禁老”:慎用人称称呼
职场“禁老”守则的第一条,必须得说到最能体现年龄差别的人称和称呼的使用 。到底应该要不要用您来以示尊敬?老师和前辈,哪个会更合适?同事间用的称呼,有那些是只专属于某几个人之间的呢?这些问题,都是平时在职场生活中困惑着许多人、特别是新人们的 。
案件回放:Steven是一名实习生 。入职第二周,他第一次有机会去面见自己的顶头上司 。敲门走进经理Helen的办公室,看到一直以来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经理,Steven多少还有点局促:“您好,经理,您找我啊?”Helen抬眼看了一下Steven,目光又回到自己的电脑屏幕,开口向Steven交待起了任务 。等Steven领命正要转身走出办公室,Helen的声音在他身后又响了起来:“以后不要用“您”,我好像还没有这么老,是吧?”Steven一愣,只能连连称是 。
无忧点评:您、老师、前辈……这些用语都能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用来表示敬意 。但这些词在表示敬意的同时,也无形间拉开了人与人的距离 。所以在职场上,这些词更要因地、因人去灵活地使用 。有些办公室里是等级分明的,有些办公室里同事间却会用姐妹相称,有些办公室里一律只用外语名,有些办公室里的人和人之间的昵称千奇百怪……这些都是办公室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没有统一的规则,需要身处其中的你自己去探索 。
“禁老”:往事不要再提
往事重提,也多会发生在办公室里新员工的身上 。当团队里来了一个新同事,老同事需要对其有逐步地了解,新员工也需要让自己变得尽快融入新团体 。于是,新员工的过往经历就成为双方交流时不可回避的交集 。但作为一个新晋职员,即使个人的历史再怎么光辉夺目,说多了也有“危险” 。
案件回放:Selly是部门新来的员工 。第一天工作下班后,她和部门里的老员工Peter一起坐班车回家 。在班车上,Peter很自然地问起了Selly第一天入职的感受 。“第一天上班,觉得还好吗?”“啊!还要适应吧 。”“我听说你在学校很不错?”“哈哈!是啊!我2005年进了高中的时候就……,后来在大学又……”“对了,这是你的第二份工作吧?上一个是干啥的啊?”“我第一份其实蛮好的,待遇……福利……工作环境……”于是,一路上两个人的谈话几乎就变成了Selly一个人的经历介绍,让已经工作对年的Peter不禁常要回忆:“上学时候发生的事情?离我好遥远啊!我是不是老了?”“第一份工作啊?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哪一年的事情啊!”
无忧点评:1990年,当你瓜瓜坠地的时候,如今在办公室坐在你前面的那个人可能已经上小学了,你左面的那个人可能已经在中学领到“三好学生”证书了,你右面的那个人可能都拿到大学的第N份奖学金了,你身后的那个人可能都为人父母了……时间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作为一个新员工完全没有必要处处“怀旧”来提醒周围的同事“你们都老了”,否则老板辞退你的理由可以是“学习能力不强”、“不思进取”、“不能完成新工作”……

新人入职禁忌 新人入职必看“禁老”守则

文章插图

“禁老”:处处“标新立异”
前文提到,喜欢重提往事是危险的信号之一 。而与“怀旧”相对的,在职场上喜欢处处“标新”也是容易拉响别人变老警报的行为 。而与“怀旧”相比,“标新立异”的危险系似乎要更高 。
案件回放:Judas创造了本公司历史上最短暂的用工记录——实习仅仅15天即宣告走人!前三天,他就向所有人展示了自己“自来熟”的“天赋”;而后,同事们评论他的一日一变的衣着打扮,他不屑:“我们这一代人喜欢的,你们不懂”;同事Victoria问他平时都有啥好看好玩的,他反问:“我们现在玩的东西,你也会?”直到最后主动提出离职,他给出的解释是:“不能接受一成不变的工作”,而他给同事们留下的印象是:“不能脚踏实地工作、态度浮躁、缺乏亲和力……”
无忧点评:Judas的事件是一个比较极端但尚属表象的例子,而更多的时候,“标新立异”的情况会在工作交流中潜移默化地显现,即所谓的“挑战权威” 。拥有变革创新的精神是一件好事情,也是社会新陈代谢的催化剂,但具体到每一项工作中,变革创新还是得在原有的体系中按部就班地进行 。而这个原有的体系就蕴含着职场先行者的智慧和经验,即使需要与时俱进,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
“禁老”:评论衣着打扮
在职场上,衣着打扮是泄露一个人的职能工种、身份地位等信息的渠道之一 。除去部分需要穿着统一制服的工种外,如今多数坐办公室的白领们还是本着“今天我爱穿啥就穿啥”的心态来拾倒自己的妆容衣着的 。于是,在一不小心之中,误会有时候就这么发生了……
案件回放:中午午休时间,Eva正在洗手台边清洗用餐后的餐具,一抬眼,她突然从镜子里看到平日里难得一见的老板就在她身侧的洗手台旁洗手 。于是,Eva很客套地打了个招呼:“老板好,您午饭吃完了啊?”老板没抬眼,回了一个词:“嗯!”Eva呵呵一笑,为掩饰尴尬,她立马又笑着说:“老板,您今天这衣服真有童趣,花纹真好看哟!”这时,老板一边擦手一边从镜子里望了望Eva,笑着说:“你的意思是说,我这个年纪不配这件衣服嘛?哈哈!”老板大笑着走了,留下傻在原地的Eva想着刚才老板半开玩笑半当真的口气,一阵冷汗浮上背脊 。
【新人入职禁忌 新人入职必看“禁老”守则】无忧点评: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穿着打扮确实具有掩饰年龄的作用 。但在职场上,即使你发现对方的穿着与实际年龄不符,也无需明言 。特别当这个“对方”既是你的前辈又是一名女性,拿她的衣着打扮说事就是大忌中的大忌了 。如果你不擅长当面“溜须拍马”,也不乐于在背后指指点点,那索性就选择“笑而不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