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的陛是什么意思:对于皇帝又叫“陛下”,这事你怎么看?

皇帝陛下的陛是什么意思,作为封建王朝最高的统治者 。这个名词就代表了无上的君权威严,再平和的皇帝也不允许他的威严受到挑战 。于是,除了皇帝这个尊称外,古人们发明了很多对皇帝的尊称,例如今天说的“陛下” 。

陛下的陛是什么意思:对于皇帝又叫“陛下”,这事你怎么看?

文章插图
陛下,居然是台阶?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在说为什么皇帝又被称作“陛下”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皇帝是怎么来的 。
陛下的陛是什么意思:对于皇帝又叫“陛下”,这事你怎么看?

文章插图
皇帝的由来,还有陛下皇帝这一称号,是秦始皇发明的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一统天下 。为了彰显自己的丰功伟绩,秦王政觉得应该有一个响亮的名号,于是自以为“功过三皇,德盖五帝”的他,将“皇”和“帝”组合起来,他称始皇帝,颁行天下 。从此,皇帝成为封建王朝统治者的最高尊称,神圣不受侵犯和挑战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陛下”是怎么来的 。
陛下的陛是什么意思:对于皇帝又叫“陛下”,这事你怎么看?

文章插图
秦始皇像
陛下,本来的意思是台阶 。相信很多朋友看过古装戏,特别是清宫戏,都会发现皇帝宝座的旁边就有几道台阶,这些台阶边一般站着侍卫或者太监,这些就属于近臣 。比如《荆轲刺秦王》里就有说道:
“秦舞阳献地图匣,以此进至陛下”
这里的陛下,就是台阶的意思 。
陛下,原指台阶
皇帝和台阶,尊称还是贬称?陛下既然是台阶的意思,而且下字在古代是卑贱的称呼,又为何成了对皇帝的尊称?
原来,出于对皇帝的尊敬,古代的大臣要想进言给皇帝,是不允许直接喊皇帝然后跟皇帝说的 。必须经由站在台阶边的近臣听了,再转达给皇帝,否则视为不尊,要受责罚的 。这种官场礼仪被蔡邕在他的《独断》这样解释:
“谓之陛下者,群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
也就是说,古代官员在朝廷上进言一定要经由台阶边的近臣卫士去传达给皇上,久而久之,陛下也就成臣子对皇帝的尊称 。于是就有了清宫戏里那些萦绕在脑海里的妃子呼“陛下” 。
陛下,…
结语古代的君王,有着无上的权利,其威严绝对不允许别人侵犯,陛下的称呼由台阶之意,成为臣子对皇帝的专属尊称,反映了臣子的臣服 。好比今天我们的小学生,在课堂上要发言,必须先举个手,起来还得报一声老师,才继续发言道理一样 。陛下由台阶开始,已经在臣子的歌颂声里,物化成皇权的专属 。
皇帝、陛下、圣上、万岁、皇上这些称呼是什么时候改变的?中国上古《三皇,五帝》时期,如伏羲,女娃,黄帝,炎帝,神农等,都不是帝王,仅为部落首领或联盟首领 。“皇”和“帝”为后人所加 。周朝时期周天子称“王”,战国诸候大多僭越称“大王”或“天王” 。一,“皇帝”是赢政秦始皇统一6国后用“皇”和“帝”创造的名号,他把“皇”和“帝”结合起来称《皇帝》,就是从他开始自已是千古一帝,一直沿用到清朝灭亡 。二,“陛下”这一称呼最早见于史马迁的《史记》中有这样记载,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法令一统朝臣尊称,由此而来 。三,“圣上”是唐代,皇权神圣化之后,开始一些书面上出现“圣上”这个词,意为皇帝在圣人之上,唐韩愈“祭薛中子文”“圣上”轸不憗之悲,具僚兴云亡之叹 。四,“万岁”一词究竞在何时归帝王专用,史学界并不一致,据《汉书,武帝纪》记载,元封元年春正月,御史乘属,在庙旁吏卒咸闻呼万岁有三,有谁呼的“万岁”山神称之,连山神都喊“万岁”臣民们岂能不呼,从此“万岁”声不绝于耳 。在汉朝,汉和帝的弟弟名子就叫刘万岁,从汉到唐,对人称“万岁”的事例,是不绝于书的,没有记诲,到了宋朝以后,“万岁”人臣才决不可染指 。

为什么只有皇与上搭配叫皇上,而其它如陛、殿、阁与下搭配呢?“皇”就是天,高高在上,“帝”都不配“上”字,更不用说人臣了 。这些称呼的演变很有意思,其中故事不少 。
陛下的陛是什么意思:对于皇帝又叫“陛下”,这事你怎么看?

文章插图
皇为上天“皇”为上天,光明之意 。从出土的甲骨文可以看出,在夏商时代,“皇”就是一盏正在燃烧的灯,是给百姓带来光明的人,也就是上天的神,世间因为他才有光明,才有生机,”因给予万物生机谓之皇”;帝者,生物之主,兴益之宗,”因其生育之功谓之帝” 。皇为上,帝为下 。古人把“皇”“帝”合为一词就是指天地,天地是万物之主,他带给世间光明,使世间万物得以繁衍 。
陛下的陛是什么意思:对于皇帝又叫“陛下”,这事你怎么看?

文章插图
秦始皇开始把君王称之为“皇帝”,想让百姓明白君权神授,君王就是上天降到地上至高于上的统治者 。只有君王,才配得上“上”字 。其实到了清朝“皇上”才成为帝王的主要称呼 。
陛下的陛是什么意思:对于皇帝又叫“陛下”,这事你怎么看?

文章插图
陛下最早是和君王打招呼古代君王为了显示自己至高无上,坐在有九级台阶的龙榻上,“陛”就是台阶 。在台阶两旁在手执兵刃近侍保护,臣子只能在台阶之下向君王汇报工作 。在汇报工作时总是先说:“在陛下者而告之……”表示 对君王表示尊重,在台阶之下的人向君王汇报……“陛下”最早是和皇帝打招呼,后来臣子说顺嘴了,君王听顺耳了,成为君王的称呼 。
陛下的陛是什么意思:对于皇帝又叫“陛下”,这事你怎么看?

文章插图
天子必有近臣,执兵立於陛侧,以戒不虞 。羣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达尊之意 。——蔡邕《独断》
陛下的陛是什么意思:对于皇帝又叫“陛下”,这事你怎么看?

文章插图
皇后也称殿下“殿下”和“陛下”异曲同工,”殿”即”宫殿”,”殿下”最早是等候在宫殿之下的侍者对君王的称呼,后来指代君王 。
陛下的陛是什么意思:对于皇帝又叫“陛下”,这事你怎么看?

文章插图
“殿下”的本意是以君王宫殿下的侍从指代君王 。——蔡邕《独断》卷上汉代开始称天子为”陛下”,称皇太子、诸侯王为”殿下” 。到了三国时期,皇太后、皇后也称”殿下”,殿下成为对皇族成员的尊称 。
阁下本意是从小门出入的人“阁下”的称呼有个故事,汉武帝的丞相公孙弘为了招贤纳士,家里养了很多门客 。但这些人出入是不能走相府大门的,只能从东面的小门进出 。后来贤士人数越来越多,公孙弘很多也不熟悉,见面后贤士们为了表明身份,自称“閤下”,就是表明自己从相府小门出入的人 。后人把閤下称谓作为下属对尊贵主人的尊称,“閤”通“阁”,也变成了“阁下” 。
【陛下的陛是什么意思:对于皇帝又叫“陛下”,这事你怎么看?】(公孙弘)于是起客馆,开东阁以延贤人,与参谋议 。——汉书“上”“下”看似简单,在等级森严的古代却代表着阶层,老百姓只能称自己为“下人”,大臣谦称“下官”,到了清朝竟然自称“奴才” 。因此不管在朝中,还是在生活中,称呼绝对不能错,《清稗类钞》中有纪晓岚叫乾隆皇帝“老头子”的故事,多亏纪晓岚会拍马屁,机智解释:万寿无疆,这就叫做”老”,顶天立地,至高无上,这就叫做”头”;天父与地母是皇上的父母,故而叫”子”,皇上饶了他,其实乾隆是赏识他的才学,如果换别人,哪里有辩解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