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笋栽培种植方法

1、选地整地
竹子在我国南方地区较为常见 , 它的生长力极强,在春季时期,一下雨竹林间全部冒出小笋 。所以选择种植的土壤一定要疏松、质轻,让其能快速生长,在物质肥沃疏松、土层深厚的微酸性土壤上生长最好 , 产量较高,而在土壤较于粘重的土壤上也能正常生长,但产量和品质一般 。整地以穴状整地为主,方便管理种植,一般规格在0.6m×.0.6m×0.5m,再将表层土回填,皆可回填可适量施加一些有机肥 。
2、选种育苗
竹笋的品种也极为众多,为了增加产量,将经济效益放到最大 , 母竹选择那种窄叶竹最佳,窄叶竹的特点是竹叶小而窄,竹节平坦 , 出笋较早,且笋期长,竹笋的肉质厚而脆,产量极高 。选1-取一至两年的新竹做竹鞭 , 三年以上的不宜做母竹,它的竹鞭的芽头少 , 出笋少,移植成活率低 。将新竹带竹杆埋鞭育苗,竹杆最好留取一两节活枝,提高成活率 , 在埋入土壤即可,一般每亩埋鞭4000株左右 。
3、合理栽植
【竹笋栽培种植方法】待竹苗育成后即可栽植,栽植时要注意时间和方法,栽植时间一般在2-3月 , 这时的温度和气候有利竹苗生长,栽植成活率也较高 。竹苗根系的木质化高,在起苗后如果不及时栽植,会导致其失水而影响栽活率,所以栽植一般不宜长途运输,要在起苗后到栽植不宜超过72小时 , 一般要在48小时内栽植完毕 。栽植时要将竹杆进行切杆 , 栽植时竹苗竹杆倒向山坡的下方,与地面成为一个夹角,土壤外留取一至两个节活枝 , 这样可减少水分的蒸法,提高成活率,栽植时还要注意栽植密度 。
4、后期管理
为了保证产量,在种植时肥水管理是必不可少的,要保证竹子生长所需营养物质 , 才能收获更多的优质竹笋 。每年要根据竹子的生长阶段进行浇水施肥,一般每年追肥3-4次 , 第一次在5-6月,第二次在8-9月,第三次在11-12月 , 第四次在第二年的4月 。南方地区多雨季节,要做好排水措施,防止低洼处应积水过多而烂根,但在高温季节又要及时灌水 , 防止土壤过于干旱而影响产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