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演变古籍释义 筠怎么读


字源演变古籍释义 筠怎么读

文章插图

基本信息编辑
中文名

释义
竹子的青皮;〔筠连〕地名,在中国四川省
拼音
jūn,yún
同音字
伝、囩
组词
筠管、筠竹
偏旁部首

笔画顺序
撇、横、点、撇、横、点、横 、竖、提、撇、横折钩、点、提
笔画数
13笔
“筠”,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jūn,最早见于《说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 。“筠”的基本含义为〔筠连〕地名,在中国四川省[1] 。
在日常使用中,“筠”也常做名词,表示竹子的别称,如筠斑[1] 。
字源演变
编辑
“筠”,初见于《说文》时代,“筠”字简体版的楷书从《说文》演变而来 。“筠”的字源演变图如下[1]:

字源演变古籍释义 筠怎么读

文章插图

筠的字源演变图1
详细释义
编辑
拼音

词性

释义

英文

例词

例句


Jūn

名词

古州名

Jun prefecture



yún


名词


竹子的青皮;竹皮

smooth hard skin of bamboo

筠筒

筠,竹皮之美质也 。——《广韵》


竹子的别称

bamboo

筠斑

目才到三眠半月强,即时懒意满筠筐 。——清· 周煌《吴兴蚕词》


竹制的笛类管乐器

bamboo flute

窃闻平阳击石,山谷为之调; 大禹吹筠,风云为之动 。—— 北周· 庾信《赵国公集序》


参考资料:[1]




古籍释义
编辑
康熙字典
【广韵】爲贇切【集韵】【韵会】于伦切,音荺 。【篇海】竹肤之坚质也 。竹无心,其坚强在肤 。【礼·礼器】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 。【注】筠,竹之靑皮也 。
又【洛阳名园记】富郑公园,景物最胜 。渡通津桥,方流亭,望紫筠堂,直北走上筠洞,自此入大竹中 。凡谓之洞者,皆斩竹丈许,引流穿之而径其上 。横爲洞一,曰土筠 。纵爲洞三,曰水筠,曰石筠,曰榭筠 。
又【正韵】于分切,音云 。义同[1] 。
说文解字
【字源演变古籍释义 筠怎么读】竹皮也 。从竹均声 。王春切[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