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怎么成为全球最大的计算机制造基地 中国第一台计算机叫什么

作为全球最大的计算机制造基地 , 中国计算机产业规模如今已位居世界首位 。
今年7月份召开的“2019世界计算机大会”发布数据显示 , 2018年 , 中国计算机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5万亿元人民币 , 同比增长8.7%;微型计算机产量3.1亿台 , 服务器年产量达到了295.2万台 。
如今的人们很难想象 , 中国的第一部电子计算机——103机 , 占地达40平方米 , 运算速度仅为每秒30次 。
1953年1月 , 华罗庚受命在刚成立不久的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内组建中国第一个计算机科研小组 , 清华大学电机系闵大可教授任组长 , 这个小组的目标就是研制中国自己的计算机 。
1956年4月 , 在周恩来总理亲自领导制定12年科技发展远景纲要时 , 华罗庚被任命为计算技术规划组组长 , 负责起草中国计算机事业发展的蓝图 。规划实施的结果促成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诞生 。
1956年 , 中国成立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备委员会 , 中国第一台小型电脑103机设计完成 。国营738厂用时8个月 , 实现了这部计算机的制造工作 。
在计算机的领域 , 万事开头“大” , 新中国的第一台计算机仅主机部分的几个大型机柜就占地40平方米 , 机体内有近4000个半导体锗二极管和800个电子管 。
1958年8月1日 , 103机完成了四条指令的运行 , 这标志着由中国人制造的第一架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正式诞生 。
103机采用磁芯和磁鼓存储器 , 内存仅有1KB , 运算速度为每秒30次 。仅一年之后 , 104机就成功问世 , 运算速度提升到每秒1万次 。从30次到1万次 , 只走过一年多的时间 。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 , 中国的计算机研发与制造不仅实现了从无到有 , 还达成了跻身世界前列的成就 。
超级计算机是计算机中功能最强、运算速度最快、存储容量最大的一类计算机 , 多用于国家高科技领域和尖端技术研究 , 是衡量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
中国第一台亿次巨型计算机是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所自行研制的“银河-I” 。它的运算速度为每秒1亿次以上 。
“银河-I”研制始于1978年5月 , 在1983年12月通过国家鉴定 。在1984年 , “银河-I”模型还在天安门前参加了新中国成立35周年国庆检阅 。

我国是怎么成为全球最大的计算机制造基地 中国第一台计算机叫什么

文章插图

资料图:超级计算机“天河二号” 。刘曼 摄
“银河”之后还有“天河” 。2013年6月 , “天河二号”摘夺世界超算500强桂冠 , 中国超级计算机研制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
2016年6月 , 世界首台峰值运算能力超过每秒10亿亿次、拥有千万核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诞生 , 此后连续四次雄踞“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首 。
今年6月17日 , 第53届“全球超算TOP500名单”在德国法兰克福举办的国际超算大会上发布 。“神威·太湖之光”和“天河二号”位列第三、四名 。
而从上榜超级计算机的总数来看 , 中国以219台上榜系统数位列第一 , 美国以116台排第二 。中国“超算三强”联想、浪潮、曙光分别贡献了173台、71台和63台超算 。
【我国是怎么成为全球最大的计算机制造基地 中国第一台计算机叫什么】“天河二号”副总设计师的肖立权曾说 , “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 , 太难!但我喜欢挑战!”中国计算机不断挑战新速度 , 将给中国经济社会腾飞 , 不断配上更好的引擎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