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演变详细释义 岂怎么读


字源演变详细释义 岂怎么读

文章插图

基本信息编辑
中文名

释义
助词,表示反诘;古同“恺”,快乐;古同“凯”,胜利的
拼音
qǐ,kǎi
同音字
绮、起
组词
岂止、岂能
偏旁部首

笔画顺序
竖、竖弯、竖、横折 、横、竖弯钩
笔画数
6笔
结构
上下结构
五笔
mnb
繁体

“岂”,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普通话读音为qǐ,最早见于秦系简牍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 。“岂”的基本含义为助词,表示反诘;引申含义为快乐,胜利[1] 。
在日常使用中,“岂”也常做副词,表示表示祈使,如岂不可[1] 。
目录
1字源演变2详细释义3古籍释义康熙字典
方言汇集
字源演变
编辑
“岂”,初见于秦系简牍时代,象形字 。篆书之形像鼓,表示军队得胜归来所奏的乐曲,本义是军队归来所奏的乐曲 。这个意义现写作“凯”,假借作副词,表示反诘 。后来又在《说文》中发现,“岂”字简体版的楷书从《说文》演变而来 。“岂”的字源演变图如下[2][1]:

字源演变详细释义 岂怎么读

文章插图

岂的字源演变图1

字源演变详细释义 岂怎么读

文章插图

岂的字源演变图2
详细释义
编辑
拼音

词性

释义

英文

例词

例句




形容词

同“恺”(kai) 。安乐

comfort;joy

既见君子,孔燕岂弟 。——《诗·小雅·蓼萧》


相当于“难道”,“怎么”

how

岂奈、岂不尔思

岂独一琴哉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副词

相当于何况

much less;let alone

岂况


表示祈使

would

岂不可


表示估计、推测 。相当于也许、莫非

perhaps;maybe

岂有

将军岂愿见之乎 。——《三国志·诸葛亮传》


参考资料[1]




古籍释义
编辑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岂”字头,请参考“豈”字 。)
【广韵】袪俙切【集韵】【韵会】去几切,音? 。【说文】还师振旅乐也 。
又欲也,登也 。【徐曰】今借此爲语词 。【玉篇】安也,焉也 。【广韵】曾也 。【增韵】非然之辞 。【书·五子之歌】怨岂在明 。【诗·召南】岂不夙夜 。【传】岂不,言有是也 。
又【集韵】【正韵】可亥切,音铠 。与凯恺通 。军胜之乐也 。
又乐也,和也 。○按经传凯歌、凯风、恺悌、乐恺皆借岂 。古凯、恺、岂音义通,今分爲二 。【字彙】〈山下一〉从耑省 。〈口下丷一〉从豆省 。俗作山头,非 。【同文举要】岂同剀,亦非[1] 。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岂”字头,请参考“豈”字:)
还师振旅乐也 。一曰欲也,登也 。从豆,微省声 。凡岂之属皆从岂 。墟喜切
说文解字注
【字源演变详细释义 岂怎么读】还师振旅乐也 。公羊传曰:出曰祠兵,入曰振旅 。周礼大司乐曰:王师大献,则令奏恺乐 。注曰:大献,献捷于祖 。恺乐,献功之乐 。郑司农说以春秋晋文公败楚于城濮,传曰:振旅恺以入于晋 。按经传岂皆作恺 。一曰欲登也 。各本作欲也,登也 。多也字,今正 。欲登者,欲引而上也 。凡言岂者皆庶几之?,言几至于此也,故曰欲登 。曾子问:周公曰:岂不可 。注:言是岂于礼不可 。按此谓于礼近于不可也 。汉书丙吉传:岂宜褒显 。犹言葢庶几宜褒显也 。周汉文字用岂同此者甚多,举二事足以明矣 。欠部有字,幸也 。文王世子注、孔庙礼器碑有字,意皆与岂相近,卽岂之变也 。岂本重难之?,故引伸以爲疑?,如召南传曰岂不言有是也 。后人文字言岂者,其意若今俚语之难道 。是与曾子问、丙吉传二岂字似若相反,然其徘徊审顾之意一也 。从豆,豆当作壴省二字 。岂爲献功之乐 。壴者陈乐也 。省声 。,各本作微,误,今依铉本下注语正 。墟豨切 。十五部 。按铉豨作喜,误 。凡岂之属皆从岂[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