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演变详细释义 褚怎么读


字源演变详细释义 褚怎么读

文章插图

基本信息编辑
中文名

释义
用丝绵装衣服;囊袋;古同“储”,贮藏;古代覆盖棺材的红布
【字源演变详细释义 褚怎么读】拼音
chǔ,zhě,zhǔ
同音字
拄、陼
组词
褚师、褚衣
偏旁部首

笔画顺序
点、横撇、竖、撇、点、横、竖 、横、撇、竖、横折、横、横
笔画数
13笔
结构
左右结构
五笔
pufj
仓颉码
ljka
郑码
wtbm
四角号码
34260
字码
基本区 U+891A
字级
二级字
注音
ㄓㄨˇ(zhǔ)、ㄔㄨˇ(chǔ)
部首笔画
5笔
部外笔画
8笔
褚编辑
汉语汉字
褚,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zhǔ、chǔ,最早见于战国晚期金文中,基本含义为用丝绵装衣服;引申含义为囊袋[1] 。
在古代,“褚”也同“储”,表示贮藏的意思,如褚幕[1] 。
目录
1字源演变2详细释义3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说文解字
字源演变
编辑
“褚”,初见于金文中,形声字 。古文字形体像一件衣服,表示把丝棉装入衣服;本义是用丝棉制衣服 。褚又用
作姓氏 。,后来又在《说文》中发现,“褚”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秦朝小篆演变而来 。“褚”的字源演变图如下[7]:
详细释义
编辑
拼音

词性

释义

英文

例词

例句


chǔ

名词










zhě

名词

古代称兵卒

soldier

褚伍

褚,卒也 。——《说文》 。徐灏曰:“卒谓之褚者,因其着赭衣而名之也 。”


zhǔ

动词

把丝棉装入衣服

be lined with silk waddings

褚,装衣也 。——《玉篇》


储藏 。通“贮”

store

取我衣冠而褚之 。——《左传·襄公三十年》


参考资料[1]




古籍释义
编辑
康熙字典
【唐韵】张吕切【集韵】展吕切,音贮 。装衣也 。【类篇】囊也 。【前汉·南粤王赵佗传】上褚五十衣,中褚三十衣,下褚二十衣,遗王 。【师古曰】以绵装衣曰褚 。
又蓄也 。【左传·襄三十年】取我衣冠而褚之 。
又覆棺之物 。【礼·檀弓】褚幕丹质 。【注】以丹幕爲褚 。
又【广韵】丑吕切,音楮 。【集韵】制衣也 。
又姓 。【潜夫论】褚师氏,皆郑姬姓也 。【通志·氏族略】褚氏卽褚师氏,汉梁相褚大,元成间有褚先生少孙,以儒学称 。
又【集韵】止野切,音者 。衣赤也 。【扬子·方言】卒谓之褚[1] 。
说文解字
卒也 。从衣者声 。一曰制衣 。丑吕切[1] 。
说文解字注
(褚)卒也 。方言云 。卒或谓之褚是也 。郭云 。言衣赤褚 。音赭 。从衣 。者声 。丑吕切 。五部 。一曰装也 。装各本作制 。误 。今依玉篇、广韵正 。左传 。郑贾人将寘荀罃褚中以出 。此谓衣装也 。凡装绵曰着 。丑吕切 。其字当作褚 。小正 。七月灌荼 。灌、聚也 。荼、萑苇之秀 。为将褚之也 。褚之者、装衣也 。将各本作蒋 。字之误也[1] 。
字形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