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演变详细释义 熹怎么读


字源演变详细释义 熹怎么读

文章插图

基本信息编辑
中文名

释义
光明;炙,炽热;古人名用字
拼音

同音字
西、溪
组词
熹微、熹烂
偏旁部首

笔画顺序
横、竖、横、竖、横折、横、点、撇、横、竖、横折、横、点、点、点、点
笔画数
16笔
结构
上下结构
熹,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xī,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 。“熹”字基本含义为光明,如:熹微;引申含义为炙,炽热,如:“东暾淡未熹,北吹寒更寂” 。[1]
在古代汉语中,“熹”用做古人名用字 。[1]
目录
1字源演变2详细释义3古籍释义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字源演变
编辑
熹字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后逐渐演变成楷书体简化版的“熹” 。其字源演变图如下:[3]

字源演变详细释义 熹怎么读

文章插图

熹字的字源演变


字源演变详细释义 熹怎么读

文章插图

熹字的字源演变




详细释义
编辑
读音

词性

【字源演变详细释义 熹怎么读】释义

英译

例词

例句




动词

形声 。从火,喜声 。本义:烤炙

roast meat

熹,炙也 。——《说文》 。字亦作熺


形容词

炽热

red-hot

熹,热也,炽也 。——《玉篇》
熺,炽也 。——《广雅》


亮;光明

bright

熹微;熹烂(灿烂的光彩)

有时而星熺 。——《管子·侈靡》
明镫熺炎光 。——《文选·赠五官中郎将诗》


参考资料:[1]




古籍释义
编辑
康熙字典
【唐韵】许其切【集韵】【韵会】虚其切,音僖 。【说文】炙也 。【玉篇】热也,烝也 。
又【玉篇】炽也 。【广韵】盛也,博也 。【后汉·桓帝纪】改元延熹 。
又【灵帝纪】改元光熹 。
又【諡法】有功安人曰熹 。
又人名 。【宋史·朱熹传】字元晦,号仲晦 。
又【正字通】微阳也 。【陶潜·归去来辞】恨晨光之熹微 。
又通作訢 。【礼·乐记】天地訢合 。【注】訢读爲熹 。熹,犹烝也 。【疏】言天地之气烝动,犹若人之熹也 。【说文】本作 。【玉篇】同熺 。或作暿、熙 。[1]
说文解字
炙也 。从火喜声 。许其切 。
说文解字注
(熹)炙也 。炙者、抗火炙肉也 。此熹之本义 。引申爲也 。左传 。或叫于宋大庙曰 。譆譆出出 。杜曰 。譆譆、热也 。此同音叚借也 。又与相叚借 。从火 。喜声 。许其切 。一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