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故事 管中窥豹下一句

本集重点:管中窥豹,窥一斑而知全豹;见微知著,一叶而知秋 。
意思是 看见事情 隐约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与发展趋势 。
商纣王让人 给自己做了一双象牙筷子,
纣王的叔父 箕子[jī zǐ]说道:用象牙筷子吃饭,就一定不能再用陶制的碗,而是使用玉石做的碗;宝玉做的碗,里面盛的 不可能再是粗茶淡饭,而是山珍海味 。食物改变了,大王也不会再满足于普通穿着 。
穿着改变了,下一步就是建造豪华的宫殿,追求享乐 。如此下去,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发不可收拾,腐败之风就会盛行起来 。百姓 因此就会怨声载道,从此国家的政权就会动摇 。
果然不出所料,不到五年,商朝就灭亡了 。
通过一双象牙筷子,就能预知一个国家的灭亡,这就是 箕子“见微知著” 的智慧 。
卫国 的 公子 州吁 yù 弑君谋反 。
郑庄公听说后,说道:“我郑国 恐怕 战争将起” 。
群臣都不明白 。
郑庄公说:“州吁 向来喜好用兵,现在 篡逆夺权,必然会引起国内民众的不满,这样他国内矛盾升级 。州吁 如果 想转移国内矛盾,就 必须对外用兵,以兵威 逞强 。
而卫国与我郑国,素来 有嫌隙,所以他若用兵,必然是我郑国,所以 我们应当 早早做准备 。”
这 个 州吁 又是怎么弑君篡位的 ?
原来 州吁是 卫庄公之子 。性情暴戾好武,喜好谈兵 。
卫庄公也非常 溺爱州吁,任其所为 。
大夫石碏què 曾经 劝谏说:“真正疼爱子女的父母,就应该 教孩子 为人正直,不走歪路 。如果只是 过分宠爱,必然会骄纵孩子,而骄纵的人,又必然不安分,不安分就容易生乱 。
如果主公 想传位于 州吁,也就罢了,直接立他为世子 就可以了 。如果不想把他立为世子,那就 应当提前加以管制,这样才能为 将来的国君 扫除隐患 。”
卫庄公没有听从 。
后来卫庄公去世,公子完继位,是
卫 桓公 。卫桓公生性懦弱 。州吁 更加 肆无忌惮,日夜跟石厚 商量篡位谋夺权 。
正好,周平王 崩,周桓王继位 。卫桓公要前往 吊贺 。
石厚 就对州吁说:“我们大事可成!
明天 主公 要前往 周都洛邑,你正好去给主公 践行 。
酒喝到 数巡,你可以假装失手把酒杯掉在地上,作为我们行动开始的暗号,你在里面 趁主公不注意,用袖子中的短剑,从背后刺杀他 。我在外面 率 领 预先埋伏的五百甲士冲进门内 。
【意思解释故事 管中窥豹下一句】其他手下随从,有敢做出头鸟,不顺从的,就立刻杀掉他,以儆效尤 。这样,就没有人敢反抗了 。”
第二天,卫桓公被杀 。对外宣称是 暴病而亡 。州吁 就 自立 为君 。拜 石厚为上大夫 。
州吁 虽然篡国成功,但是城中 沸沸扬扬,都是传言 他 弑兄篡位 的事情 。于是他又和石厚商议:“民心躁动,人言可畏,我 们应该 立威于 外国,既可以威慑 国民,又可以转移舆论的焦点 。但是 不知道应该攻打哪个国家?”
石厚说:“我国只和郑国 有嫌隙 。
如果用兵,只有郑国 。”
事情发展,果然不出 郑庄公所料 。这就是郑庄公的“见微知著” 。
现代启示:世事洞明皆学问,生活之中,处处是玄机 。能够 体察入微,格物 致知 。看见隐约的、微末的 一点苗头,就可以看透事物的本质,就能推演出、预想到事物发展的方向 。
“见微知著”,这是一种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学习的能力 。
如何见微?生活处处,遍地黄金 。缺少的不是妹,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发现问题的能力 。别人看不出道道,你能看出来,就是本事 。
见微后,又如何才能知著?重点在于能够逻辑推演,假想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