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一个“千古奇方”,不仅抗休克抗心衰,还能补虚弱,专治疑难杂症

疾病|一个“千古奇方”,不仅抗休克抗心衰,还能补虚弱,专治疑难杂症

文章图片

疾病|一个“千古奇方”,不仅抗休克抗心衰,还能补虚弱,专治疑难杂症

有一个十分奇妙的方剂 , 最开始创方的时候 , 原本是用于小儿痘疹的 , 由于临床疗效实在太好 , 就连明代杰出的医学家张景岳都盛赞这个方剂“诚幼科王道之妙方”!但是随着后世医家对它的研究 , 逐渐演变成“治男妇气虚之总方” 。 真是不得不感叹 , 中医真的太神奇了 , 这完全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那么 , 这个经典良方 , 究竟是什么呢?它就是保元汤 。 为什么叫保元汤呢?清代御纂中医教科书《医宗金鉴》是这样说的 , “血脱须补气 , 阳生则阴长 , 有起死回生之功 , 故名之为保元也” 。 那么 , 这个保元汤究竟是由哪些中药组成的呢?如果从保元汤最早的源头来说的话 , 它的药物组成是“人参一钱、黄芪三钱、甘草一钱”三味主药组成的 , 煎煮的时候 , 加生姜一片 。 这是明代医学家魏直《博爱心鉴》中的记载 。
但是现代所用的保元汤 , 是经过历代医家进行改良之后形成的 , 而且药物组成和方药剂量 , 也存在差异 。 曾有学者对于保元汤进行了文献考证 , 认为今之临床所用的保元汤是源自明代的《博爱心鉴》 , 其源头是由李东垣《兰室秘藏》中的黄芪汤变化而来;之后历代医家根据魏氏用药之义对其组成及用量作了补充和调整 , 《医方考》所载保元汤的组成和用量与原方最为接近 , 但据《方剂学》教材 , 现代所用的保元汤的药物组成和用量配比 , 似主要依据《景岳全书》的保元汤调整厘定的[1


我们先来看看《医方考》中对于保元汤的方药及用量记载 , 全方由“人参二钱 , 黄芪三钱 , 甘草(炙)一钱 , 肉桂(每用五分至七分)”组成 , 煎服的时候没有加生姜 。 再来看看《景岳全书》中对于保元汤的方药及用量记载 , 全方由“人参三钱 , 炙甘草一钱、肉桂五七分、黄芪(灌脓时酒炒 , 回浆时蜜炙)二三钱”组成 , 煎服的时候加糯米一撮 。 但是这些文献中 , 对于保元汤的作用 , 仍然是局限在小儿痘疹以及儿科疾病的运用 。
但是真正将保元汤的作用进行一百八十度大反转的是明代医学家孙志宏 , 他在《简明医彀》中 , 对保元汤的方药组成、用药剂量和适应病症进行了一个史无前例的高度提拔 。 这时的保元汤 , 全方由“人参一钱、黄芪二钱、甘草(前生用 , 后炙用)五分、桂(虚寒加用)二分”等四味主药组成 , 煎服的时候 , 加上生姜一片 , 实际上是一共五味中药 。
那么 , 关于保元汤的适应证 , 《简明医彀》又是怎么表述的呢?首先肯定了它在治疗“痘顶不起 , 浆不足”的重要作用 , 然后讲到了它在治疗“元气虚弱 , 精神倦怠 , 肌肉柔慢 , 饮食少进 , 面青?白 , 睡卧宁静”等虚弱病症方面的重要作用 , 同时还指出 , 保元汤可以治疗“杂证” , 至于是不是疑难杂症 , 原著没说 , 但从后世医家的探索和发现 , 保元汤的确可以用于治疗疑难杂症 。 不仅提到了适应症 , 还提到了禁忌症 , 比如“血热、毒壅、火证”当禁用保元汤 。

从《博爱心鉴》到《简明医彀》 , 保元汤的发展基本上已经至臻纯熟了 , 那么 , 这个中间的肉桂究竟是怎么来的呢?其实早在《博爱心鉴》中对于保元汤的加减法 , 提到了一些常用中药的加减 , 比如“助阳须凭官桂 , 川芎助清阳而调血 , 糯米温中气以壮神 , 豆蔻非泻利而莫投” , 明确了什么情况下加官桂 , 什么情况下加川芎 , 什么情况下加糯米 , 什么情况下加豆蔻 。 不过 , 无论怎么加减 , “人参、黄芪、甘草”这三味中药是不能减的 , 诚如魏直所说 , “前三味得三才之道体 , 后一味扶一命之颠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