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历史上的洪灾 平凡的世界上说的宝康市是哪里

小说《平凡的世界》最令人心痛的一段:为了救一个小女孩 , 田晓霞牺牲了 , 消失在滔滔洪水之中……
当年 , 路遥写到这里 , 嚎啕大哭 , 不能自拔 。
田晓霞被洪水吞没的地方——小说中的宝康市 , 其实就是安康市 。

安康历史上的洪灾 平凡的世界上说的宝康市是哪里

文章插图

那场洪水 , 是安康历史上的第三大洪水 , 也使安康成为新中国历史上唯一被洪水冲毁的地级市 , 至今让安康人心有余悸 。
至于伤亡数字 , 则众说纷纭 。
安康为什么水患频繁?
安康 , 地处陕南 , 南靠大巴山 , 北依秦岭 , 南北高山夹峙之中 , 是一片狭长的河谷盆地 。汉江自西向东横贯全境 , 在境内全长约340公里 。

安康历史上的洪灾 平凡的世界上说的宝康市是哪里

文章插图

安康地形起伏大 , 高差悬殊 。秦岭东梁海拔2965米 , 大巴山主脊海拔2500多米 , 汉江河谷盆地平均海拔370米 , 最低仅170米 。
汉江发源于秦岭南麓 , 安康以上为上游 , 河谷狭窄 。流域内水系发达 , 支流众多 , 河谷深而窄 , 河底比降大 , 水流湍急 , 汇流速度快 。
陕南夏季多雨 , 是国内有名的暴雨区 。南面的大巴山、米仓山 , 对暖湿气流北上有显著的抬升作用;北有秦岭山脉作屏障 , 阻挡暖湿气流北上 , 容易在陕南形成暴雨和连阴雨 。
这些自然地理、气候条件 , 导致安康历史上水患频繁 。
安康历史上的洪灾
安康 , 始建于商、周时期 , 称为“上庸” 。
考古证实 , 现在的安康城址 , 至少历经千年 。
安康城区地势低平 , 北临汉江 , 东西北三面筑有长达4.3公里的城堤 。
根据历史记载 , 自公元1400年迄今 , 安康灾害性的洪水就发生过35次 , 其中造成城区被毁的 , 高达9次之多 。
在这9次特大洪水中 , 1583、1693 、1983年位列前三 。
1583年(万历十一年)的夏季特大洪水 , 是汉江流域有记录以来最大的一场历史洪水 。根据当年洪水刻记 , 推算安康水文站水位为259.56米 , 洪峰流量为36,000立方米/秒 。
据《陕西通志》记载:“四月 , 雹如鸡卵 , 猛雨数日 。二十三日 , 汉水涨溢 , 大水冒州城丈余 , 全城尽毁 , 溺5000余人 , 阖门全溺者、无稽者未纳入计数 。”
安康为什么不迁址重建?
1583年的洪水过后 , 官署民舍、古老寺庙荡涤殆尽 , 安康城化为一片废墟 。
为远其害以图久计 , 州府决定放弃老城 , 在地势较高的城南赵台山脚下 , 另筑新城 , 并改名为兴安州 。
但是 , 由于安康老城地处豫、鄂、川、陕四省的交通要道 , 来往船只频繁 , 商贾兴盛 , 迁往新城后 , 虽然可以免受洪水威胁 , 但由于远离汉江 , 贸易转运不便 , 因之“怀土不迁者十之七八” , 实际上居民仍然多聚居在旧城 。
顺治四年(公元1647) , 兴安府迁回老城 。
1693年(康熙三十二年) , 又发生了一场特大洪水 , 历经百年生聚的安康城 , 再遭灭顶之灾 。
鉴于安康城一毁再毁 , 康熙四十六年 , 被迫第二次迁城 。
此后差不多经历了一个世纪 , 直到嘉庆二年(1797年) , 才又重新搬回老城 。
安康“83.7”洪灾
1983年7月 , 安康的连阴雨断断续续下了近一个月 , 土壤含水量接近饱和 。
7月27日 , 汉江上游普降大到暴雨 。
7月30日 , 雨区向东南迁移 , 镇巴县日降雨量达137毫米 。
通常情况下 , 暴雨迁移方向与洪水汇流一致 , 极易在下游形成雨洪叠加 。
这一天 , 江水离河堤还有七八米 , 安康城区太平无事 。
7月31日 , 雨势渐弱 。
中午 , 还有不少人站在城堤上观洪、遛弯、聊天说笑 。
15时40分 , 安康全城的22只高音喇叭 , 突然响起地区行署专员声嘶力竭的声音 , 宣布撤退命令:
接陕西省、水电部三局的通知 , 傍晚19时 , 汉江洪峰流量可达27500秒立方米 , 将超过自1935年有实测记录以来的最大流量23400立方米/秒;夜间零时 , 在3万秒立方米以上!
【安康历史上的洪灾 平凡的世界上说的宝康市是哪里】地委研究决定:傍晚18时前 , 除抢险人员外 , 老城的所有机关单位、干部职工和居民 , 必须全部撤出!
可惜 , 由于喇叭太少 , 并非安康城里的人全能听到 。加上是星期天 , 地、县机关休息 , 也没有人挨家挨户通知和动员撤离 。这些都延误了撤出命令的传达 。
带头撤退的 , 是地、县机关几千干部和家属 , 他们搬家具、电器、行李的大小车辆 , 挤满了街道 , 有个副专员甚至连鸡笼也搬上了汽车 。
广播站播音员跑到阳台一看 , 楼下到处是汽车、拖拉机、三轮车、架子车、自行车 , 拉着东西朝高处撤退 , 街上水已漫过膝盖 , 吓得她也赶紧撤了 。广播里 , 只传来沙沙杂音……
与此相比 , 老城的7万多百姓 , 行动则要迟缓得多 。
安康电影院里 , 正在放映美术片《大闹天宫》 , 也没人跑进电影院喊一嗓子 。直到17点半 , 电影散场 , 几百名观众才觉察到这个城市的异乎寻常 。
18时 , 安康老城开始进水 , 居民转移的人数“不足两三成” 。

安康历史上的洪灾 平凡的世界上说的宝康市是哪里

文章插图

江水以每小时1.03米的速度暴涨 , 很快淹过汉江大桥桥面 , 切断南北通道 。
惊慌的人群在遍地漫水的道路上加速向南边高处撤退 。
成群的蛇爬了出来 , 引起人们的一阵骚动 。
突然 , 城区变压器、电石厂进水爆炸 , 供电中断 , 电灯熄灭 。
20时20分 , 汉江漫溢大堤 , 造成 6处决口 , 总长约550米 , 深约7~10米 。
十几米高的水头 , 从东、北、西三面汹涌冲进城区 , 排山倒海般地摧毁房屋、电杆、大树 , 吞噬生灵 , 迅速淹没人口稠密而又地势低洼的老城 。
8月1日1时18分 , 安康水文站洪峰流量高达31,000立方米/秒 , 水位达259.25米 , 暴涨19.40米 。
洪水高出防洪大堤1.5米 , 超过汉江大桥桥面2米 , 城内低处水深达13米 , 地势较高的地委行署门口深7、8米 。
城内仅四十多幢高层楼房完好 , 三楼以下的财物被洪水洗劫一空 , 其余九万多间房屋冲坍殆尽 。

安康历史上的洪灾 平凡的世界上说的宝康市是哪里

文章插图

安康老城沉于水底 , 几万人被困!
情况万分危急!安康直接向军委呼救!
武汉、兰州军区接到命令 , 立即空投救生器材和食品 。
8月1日 , 天色微亮 , 水上营救幸存者的工作展开 。
6时 , 汉江水位开始下落 。
12时 , 下落4.25米 。
退水中 , 堤身多处坍塌 。
9时左右 , 一位打捞者把烟头扔到了漂浮大量油污的水面上 , 顿时火光冲天 , 地区石油库的油罐群起火爆炸 , 浓烟遮天蔽日 。
面对安康特大洪灾 , 人民子弟兵冲到了第一线 , 他们流了大汗 , 出了大力 , 立了大功 , 先后有8人英勇牺牲在抗洪抢险第一线 。

安康历史上的洪灾 平凡的世界上说的宝康市是哪里

文章插图

全国各地的救灾物资 , 用特快列车直运灾区 , 汇集在安康五里车站 , 堆积如山 。
8月7日 , 安康抗洪救灾指挥部下达死命令:所有党员、干部 , 必须于8月8日前到指挥部报到 , 否则将严肃处理 。
9日 , 在省里的严促下 , 上千地方干部开始从西安、汉中返回安康 。
与此相反 , 十万劫后余生的灾民 , 开始大撤离 , 踏上投亲靠友之路 。
他们手持“灾民证” , 携带简单的行李和人均100元的救济金 , 从安康火车站出发 , 前往秦岭以北的关中、陕北 , 乃至河南与山西 。

安康历史上的洪灾 平凡的世界上说的宝康市是哪里

文章插图

8月10日前后 , 遇难者清理完毕 , “死亡870人 , 冲毁房屋3万余间”。
没有人知道他们被埋葬在哪里 。
灾后反思
“83.7”特大洪水 , 给汉江两岸 , 特别是安康老城带来毁灭性灾害 。
毫无疑问 , 造成大洪水的关键因素是暴雨 。
但是 , 很多专家事后分析 , 造成洪灾的过程雨量、来水量、雨强并不惊人 , 损失为何如此巨大?
水利专家黄万里认为 , 安康7月31日降雨量仅27毫米 , 并非所说的“降水量917毫米”;安康下游200公里为丹江口水库 , 有很强的“河口延伸效应” , 俗称翘尾巴 。“如此快地涨水高达19.4米 , 显然是由于安康以下河槽被卵石淤高 , 否则洪水再大也可以在宽深的河槽里排出去”。

安康历史上的洪灾 平凡的世界上说的宝康市是哪里

文章插图

不少专家认为 , 黄万里的说法过于牵强、武断 。
“83.7”是瘦峰型洪水 , 来势凶猛 , 猝不及防 , 但退水较快 , 快涨快落 , 丹江口水库顶托洪水、妨碍下泄的说法并不靠谱 。
真正的原因 , 除了暴雨以外 , 可能还有以下几个 。
一是汉江两岸伐木过度 , 使得上游山林的自然蓄洪、缓洪能力大大降低 , 而且水土流失导致河床泥沙淤积 , 河道泄洪能力降低 。
二是上游的水库泄洪 。
三是撤离通知过晚 , 组织不力 。
1983年11月 , 安康主要负责人等6人受到严肃的党纪、政纪处分 。
伤痛过后 , 一切从头开始 。
西门外的江边 , 人们建起了抗洪纪念塔 , 上面有历次洪水水位标志 。

安康历史上的洪灾 平凡的世界上说的宝康市是哪里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