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乾隆皇帝是收藏狂魔 为什么叫博古开来

历史上的人物如果要说谁能喜提“收藏狂魔”这个称号的 , 那清朝的乾隆皇帝绝对是高居榜首 。
实际上收藏者每一个朝代都有 , 只不过有的时代因为收藏者人数少 , 所以不打眼 , 而有的朝代因为收藏者如井喷式出现 , 所以那个时期就会被后人认为是一个收藏高潮期 , 虽说之前也有不少历史名人喜爱收藏 , 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收藏热潮实际上是最先从宋代开始的 。
收藏热潮是从宋朝开始的 , 为何宋人都如此热衷收藏呢?他们又在社会上营造出了怎样的风气?

清朝的乾隆皇帝是收藏狂魔 为什么叫博古开来

文章插图

一、宋朝的收藏活动 , 名为“博古”
“博古” , 顾名思义 , 带有“博古通今”的寓意在里面 。而要能达到博古通今的目的 , 首先就要足够了解历史 , 这样才能做到以史为鉴 。
知晓历史的一个方式就是通过研究古代留下的物件 , 这也就有了鉴赏古器、古玩的行为 。
在宋代 , 人们一般会将收藏活动专门称之为“博古” , 于是后来就出现了很多博古图 。
这些博古图主要分为两种类型 , 一种是用于文字插图的 , 这些文字也并非是一般的文字 , 而是专门用来解释古铜器的 , 咱们可以将它理解地更现代化一点 , 就像游戏中出现一把武器的照片之后 , 旁边就会有文字注释它的功能属性之类的一样 , 那些个图片就是博古图的一种;另外一种就相当于一个喜爱收藏的宋人的生活记录 , 将他们日常鉴赏古玩的画面通过画笔记录下来 , 这是另外一种博古图 。
这两种博古图流传下来的数量有不少 , 像什么《皇佑三馆古器图》 , 《先秦古器图》《考古图》、《博古图》、《围炉博古图》、《鉴古图》、《宋人博古图》等等 。从画的数量上来看 , 宋人在搞收藏这一方面的痴迷程度也就可见一斑了 。

清朝的乾隆皇帝是收藏狂魔 为什么叫博古开来

文章插图

二、宋朝的收藏热潮是如何形成一股飓风 , 最终一发不可收拾的?
1、受复古之志 , 疑经之风的影响
宋代的文人虽然说在生活上特别注重生活品质 , 每一天都过得无比精致 , 但是同时他们在文学的造诣上也是非常高的 。
宋代的文人们与过去有很大的区别 , 因为他们的心中对记录古代文献的记录持有怀疑批判的态度 , 以一个现代人的思维来看 , 我觉得那些宋人的思想还是蛮前卫的 , 因为文献是由人来记载的 , 而人在撰写历史 , 尤其是自己所处的那个时代或者是之前的那个朝代 , 难免会因为政治上的忌讳或者出于个人的情感 , 从而做不到尊重事实的情况 , 要么过度夸大 , 要么过度贬低 , 要么语焉不详 。
所以 , 出于对文献记载下呈现出来的历史的不信任 , 他们开始将自己的目光转向了一堆“死物” , 因为这些古玩是不会说谎的 , 它所呈现出来的必定是最真实的历史 。
抱有着对文献记载下呈现出来的历史的怀疑 , 也就是受复古之志 , 疑经之风的影响 , 出于尊重史实的目的 , 宋人开始一头扎进古玩收藏的活动之中 , 拔都拔不出来 。
而他们本人对于自己搞收藏这一行为也是很有一套说法的 。因为在古代 , 男子们非常忌讳被别人用“玩物丧志”这句话来形容自己 , 所以 , 当时他们很努力地将自己研究古玩与玩物丧志剥离开来 。
宋代理学家吕大临通晓金石博古 , 著有《考古图》 。
在《考古图》后记中吕大临说了这样一段话:“非敢以器为玩也 。观其器 , 诵其言 , 形容仿佛以追三代之遗风 , 如见其人也 。以意逆志 , 或深其制作之源 , 以补经传之阙忘 , 正诸儒之谬误 , 天下后世之君子有意于古者 , 也将有考焉 。”
也就是说 , 像他们这样的人 , 研究古物不是为了把玩 , 而是为了做研究 , 所以宋代的很多都有另外一重身份 , 那就是古物的收藏者和研究者 。

清朝的乾隆皇帝是收藏狂魔 为什么叫博古开来

文章插图

2、宋朝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繁荣
买一件古玩 , 一般来讲是要花上不少钱的 , 宋代一直以来给我们的印象就是“富而不强” , 所以就整个社会层面来讲 , 有钱人还是有不少的 , 加上宋人非常重视生活的情趣性和仪式感 , 所以宋朝不管是社会的经济还是文化 , 都发展的非常繁荣 , 因此也给人们玩收藏提供了相对于宽松的环境 。
汗毛漂白剂是什么「知识普及」
前两天小编的朋友和我聊天说着:昨天在户外照了一下镜子发现妹子真汉子啊 , 唇边那一圈黑色的不忍直视 , 还有就是腿毛也有一点 , 但是之前没用过 , 不知道什么牌子好用又安全 , 小
宋朝所处的时代虽然政权也有很多 , 但是他们对整个宋朝的经济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 。
开放的社会风气 , 安定而又富足的生活 , 重视文化的一种社会氛围 , 以上种种原因都为宋代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收藏热潮创造了一个温床 。
当收藏古物成为了一种文化象征成为一种雅兴之后 , 文人士大夫一族莫不以收藏为时尚 , 有底蕴的人家 , 家里就一定会摆上几件古玩 , 文人在聚会的时候 , 东道主也会在厅中摆放一些古玩 , 以供文人雅士对这件古玩背后的历史展开深刻的讨论 , 大家一起学习 , 一起相互借鉴 , 长长见识 。

清朝的乾隆皇帝是收藏狂魔 为什么叫博古开来

文章插图

三、宋人热衷于收藏 , 营造了一种怎样的社会风气?
1、出现了热闹无比的古玩市场 , 但也助长了一股歪风邪气
古玩对于所有有收藏癖的人来说 , 都是可遇不可求的 , 想要买到一件合心意的珍品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因为宋人都争相玩起了收藏 , 所以使得古玩成为了有市无价的一种商品 。
如果遇到了那种也非常喜欢搞收藏的高位人士 , 那么稍微低级的人都会选择花高价去买一件对方合心意的古玩 , 去讨好对方以换取更多的利益 。
那么 , 古董出现有两种可能 , 一种是自然而然一代一代传到当下的 , 另外一种就是盗墓贼们通过挖别人祖坟的方式偷盗出来的 。因为古玩变得有市无价 , 所以 , 盗墓贼在宋朝的时候很是猖獗 。
《铁围山丛谈》记载:“世既知其所以贵爱 , 故有得一器 , 其直为钱数十万 , 后动至百万不翅者 。于是天下冢墓 , 破伐殆尽矣 。”
要知道古人是非常重视身后事的 , 地位越高的人 , 往往陪葬的物件就越多 , 但是为了发财就去挖别人祖坟 , 这件事情其实做的非常不地道 , 非常没有公德心 , 虽然说盗墓贼在每个朝代都会有 , 但是宋朝尤其多 。
这些盗墓贼盗了宝物之后去古玩市场卖钱 , 然后自己拍拍屁股走人 。古玩市场确实变得越来越热闹 , 但是其实也助长了一股歪风邪气 。

清朝的乾隆皇帝是收藏狂魔 为什么叫博古开来

文章插图

2、培养了一批古玩收藏家 , 人人爱收藏 , 人人搞研究
宋朝有不少的古玩收藏家 , 前面也说了 , 因为受疑经之风的影响 , 所以很多宋朝的文人士大夫一族都会有收藏古物的爱好 。
我们所熟悉的欧阳修、赵明诚等更是个中高手 , 手上藏品十分多不说 , 赵明诚更是用他的作品《金石录》向世人证明 , 他们搞收藏并不是在玩物丧志 , 而是在认认真真地做研究 。
这些认真做研究的文人士大夫一族留下的各种文献 , 算是为后人更清晰准确地了解历史提供了一个比较精确的途径 。
而经他们手之后的藏品 , 有的可能是曾经“明珠蒙尘” , 最后被人发现才实现自己作为一件古董的价值 , 有的可能来路不明 , 但是最后现身于世之后 , 为各个研究者们提供了研究素材 , 因此 , 越来越多像赵明诚一样的人物因为古物收藏家的身份 , 写出了很多为后世传送的文章 。
收藏的人多了 , 研究的人也就多了 。

清朝的乾隆皇帝是收藏狂魔 为什么叫博古开来

文章插图

总结:
收藏自古就有 , 但是在宋朝的时候成为了一种潮流 , 最后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收藏热潮 。不过当时的人们搞收藏完全就是带有一颗鉴赏的心 , 为文学研究而做准备 , 而如今的很多人们玩收藏 , 又有多少人就是单纯就因为自己有收藏的爱好呢?
【清朝的乾隆皇帝是收藏狂魔 为什么叫博古开来】很多都是抱有一种功利心在里面 , 等着古董升值 , 然后卖一个好的价钱 , 与宋朝时的文人风骨真的是相差甚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