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稿中的常见错别字 媒体报道还是报导

写稿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错别字的情况,哪些字是最常见的错字呢?
1.“安装”不要写成“按装” 。
2.“安详”不要写作“安祥” 。
3.“艾滋病”不要写成“爱滋病” 。
4.“黯然”不要写作“暗然” 。
5.安徽的“亳州”不要写成“毫州” 。
6.“按部就班”不要写作“按步就班”,“按部就班”的“部”指门类 。“三部曲”不要写作“三步曲”,“三部曲”的“部”指部分 。
7.在表达埋怨这个意思的时候,不要把“抱怨”写成“报怨” 。
8.“报道”与“报导”读音不同,提倡用“报道” 。
9.“爆发”与“暴发” 。“爆发”指因爆炸而发生,如“火山爆发”;“暴发”指突然发作,多用于山洪、大水、疾病等 。非典作为一种急性流行病,应用“暴发” 。另,在用于社会事物时,“爆发”指像爆炸一样突然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起义、运动等,又用于表示力量、情绪等 。“暴发”也指突然得势或发财,多含贬义 。
10.“辨”与“辩” 。凡与区别、辨别、分辨有关的,用“辨”不用“辩”;凡与言辞、辩论、辩解有关的,用“辩” 。如“分辩率”应为“分辨率”;“被告辨护律师”应为“被告辩护律师” 。“辨明”与“辩明”、“辨证”与“辩证”等含义不同,适用对象也不同,如“辨明是
非”是指辨别清楚是与非;“辩明事理”是指辩论清楚道理 。中医所说的“辨证施治”(区别病人的不同征候进行治)显然不能用“辩证” 。
11.“表明”一般指把思想感情显示出来;“标明”指做出记号或写出文字 。
12.“表率”一般不写作“表帅” 。作动词时,用“统率”不用“统帅”;作名词时,用“统帅”不用“统率” 。
13.“部署”不要写作“布署” 。
14.“备加”“倍加”“备受”“倍受”都是可用的词,其中“倍”与“备”主要区别在所表示的程度不同 。“倍”指加倍,有更加、格外的意思,如“信心倍增”“倍感亲切”“倍思亲” 。“备”是表示完全,有极而言之的意思,如“艰苦备尝”“关怀备至”“备受欢迎”“备受青睐” 。
15.“倍”字不能用于表示减少的场合 。“减少了一倍”是错误的用法,应写作“减少了一半”“减少了50%”或“减少了五成” 。
16.“薄”与“簿” 。如“接警记录薄”应为“接警记录簿”;“对薄公堂”应为“对簿公堂” 。“薄”指单薄;也指轻视、看不起,如厚此薄彼;也可指迫近,如日薄西山 。“簿”指本子、账本,如发文簿 。“练习簿”不能写作“练习薄” 。
17.“拨”与“拔”字形差异不大,容易出错 。如“财政拔款”应为“财政拨款”;“拔通电话”应为“拨通电话” 。
18.“板”与“版” 。“板”特指较硬的片状物体,如板凳、板车,也可引申用来形容呈片状的物体,如“板块”;“版”本义指文字或图形的供印刷用的底子,主要用于印刷、出版 。“经济板块”不要写作“经济版块”,“雕版”不要写作“雕板” 。
19.“完璧归赵”“珠联璧合”不要写作“完壁归赵”“珠联壁合” 。“璧”是古代的一种玉器 。
20.“淡泊名利”不要写作“淡薄名利” 。
【新闻稿中的常见错别字 媒体报道还是报导】21.“博弈”是指下棋,“博弈论”的说法由此意引出 。这个词里没有对打的意思,“博”不能写作“搏斗”的“搏” 。
22.“长年累月”不要写作“常年累月” 。
23.“差强人意”的“差”是指大略、稍微,这个成语是指大体上使人满意,不要误用为表示“不合主观意愿” 。
24.“彩”与“采”,都是多义词,应根据不同的义项加以辨别 。一般来说,在表示具体事物时用“彩”,如“节目精彩”“剪彩”“彩排”;在表示抽象意义时用“采”,如“神采”“兴高采烈” 。
25.“窜改”与“篡改” 。“窜改”是指改动、删改,被窜改的一般是具体的书面材料,如成语、文件、古书等 。“篡改”是指用作伪的手段改动和曲解真实的、正确的东西,被篡改的往往是重大、比较抽象的东西,如经典、理论、政策等 。
26.现在多用“人才”,不用“人材” 。
27.“成规”与“陈规” 。“成规”指所有久已通行的现成规矩;“陈规”则指陈旧的、不适用于现实情况的老规矩,如“陈规陋习” 。
28.“不耻”与“不齿” 。“不耻”指不以……为可耻,如“不耻下问”;“不齿”则指羞与为伍、不愿意提到,表示极端瞧不起,如“人所不齿” 。
29.“侦察”与“侦查” 。“侦察”常用于军事、作战等方面;“侦查”常用于公安、检察、司法等部门以及与破案有关的方面 。“侦察”着重于察看,从观察中来了解情况;“侦查”着重于调查,从检查中来了解情况 。
30.“的”“地”“得” 。最常见的是滥用“的”字 。“的”用在定语后边,表示修饰、领属关系,如“可爱的家园”;“地”用在状语后边,修饰限定动词或形容词,如“高兴地说”;“得”用在补语前,如“跑得非常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