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减灾日是什么时候 我国减灾工作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国际减灾日是什么时候 我国减灾工作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文章插图

【国际减灾日是什么时候 我国减灾工作的主要目标是什么】1.我国减灾工作的主要目标是使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率显著下降,人员伤亡明显减少 。
2.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是“国际减灾日” 。
3.城市中心气温一般要高于郊区气温好几摄氏度,其原因是热岛效应 。
4.每年的5~9月是我国各大江河最容易发生洪水的时期,对防洪减灾工作带来巨大压力 。
5.最可能发生城市内涝的原因有:①城市化过程中,因住宅区、工业区等建设的需要,填埋了许多池塘和河道(湿地)①城市的道路路面,大多是采用不透水的水泥(沥青)路面,影响了地表水的下渗 。
6.雷雨天有球状闪电可能进入房间的危险 。
7.滑坡、泥石流 、洪涝 、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可能由人为因素诱发 。
8.《春秋》是最早连续记载中国灾害的古籍 。
9.如果在户外遭遇地震时,就近选择宽敞的开阔地进行避震 。
10.人们在避震“自救瞬间”时,首先应该选择保护头 。
11.在楼上的教室里遭遇地震时,在教室内墙角或课桌旁蹲下 。
12.教室外遭遇地震时,在建筑物高度2倍距离外避震 。
13.泥石流来临时,立刻向沟谷两侧的高处跑 。
14.山上裂缝、山脚下土堆鼓起是滑坡灾害的预兆 。
15.青藏高原是我国雷暴日数最多的地区 。
16.震后被埋压时应保存体力,寻找脱险捷径求生 。
17.为预防泥石流发生,在野外露营时不要在山谷或河沟底部露营 。
18.户外遇雷电时,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 。
19.地球上天天都有地震发生,而且多到一天就要发生1万多次,其中能造成破坏的约有1000多次,一般情况下,3级以上才能感觉到,称为有感地震 。
20.历史上有“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之说的流域是淮河流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