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是什么意思,中庸之道跟圆滑有什么区别?

谢谢邀请中庸之道是什么意思!“中庸”和“圆滑”二者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待人接物的一种处世态度 。不同点:词性上 , “中庸”是褒义词;“圆滑”是贬义词 。思想内涵及目的上 , “中庸”是儒家的一个不偏不倚哲学思想 , 以至善为目的 , 要求人与人之间不要争斗 , 统治者之间不要互相争夺底盘 , 和我们今天所说的保持“中立” , 化解矛盾有相似点 。“圆滑”就是“世故圆滑” , 以个人利益为目的 。在处世的过程中 , 表面上以中庸的面目出现 , 采用隐蔽狡猾阴险的手法 , 既不得罪人 , 又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和我们今天所说的老好人有本质的不同 , 这类人大都得到人们唾弃的结果 。
中庸之道 , 不是哲学 , 而是中国人的生存智慧 。哲学是以概念的范畴的逻辑来构建与解释世界 。中庸之道 , 指不偏不倚 , 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 , 其至矣乎 。”

中庸之道是什么意思,中庸之道跟圆滑有什么区别?

文章插图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 , 还是天人合一 。《中庸》一书中 , 对中庸的定义如下:“喜怒衰乐之末发谓之中 ,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 , 天下之大本也 , 和也者 , 天下之达道也 。”
但是 , 没有人解释 , 为什么“中也者 , 天下之大本也”?为什么“和也者 , 天下之达道也”?只有论点 , 没有论据 , 更没有论证方法 。中国的诸子百家 , 全是这个德性 。
【中庸之道是什么意思,中庸之道跟圆滑有什么区别?】年轻时 , 在教授的指导下学习诸子百家 , 感觉高深莫测 , 但随着阅历的增长以及对中国历史与现实的了解 , 感觉所谓的诸子百家 , 只不过是通过含糊不清的理论 , 来诠释治国之术和生存之道 。
不论是儒家还是道家 , 在强大的君权面前均无力反抗 , 因为诸子百家的共同之处就是承认、维护君权的合法性 。所谓百家争鸣 , 一定程度上不过是百家争宠罢了 。
中庸之道也好 , 以柔克刚也罢 , 不过是无助百姓苟且偷生的权宜之计 。但是 , 随着君权的越来越强大 , 百姓的尊严愈发得不到保障 , 明君梦、清官梦、侠客梦 , 总归还是梦 。要在这几千年的“吃人”的历史中生存下来 , 中庸之道的权宜之计成为一代一代的护身符 , 最终固化成为了“智慧” , 升格为“真理” 。
中国人活得太压抑了 , 从来不敢尽情释放自己的喜怒哀乐 , 因为不压抑自己 , 很可能就被剥夺生存的机会 。如果有一天 , 中国人不再把“中庸之道”当作处世的智慧 , 那就意味着我们这个苦难的民族已迎来了新的生命 。
中庸指的是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 是至诚 , 一种德 , 儒家思想的核心 。
中庸之道是什么意思,中庸之道跟圆滑有什么区别?

文章插图
《礼记·中庸》中 , 对中庸有一个定义:“喜怒衰乐之末发谓之中 ,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 , 天下之大本也 , 和也者 , 天下之达道也 。”
中庸之道是什么意思,中庸之道跟圆滑有什么区别?

文章插图
意思是 , 人的内心没有发生喜怒哀乐等的情绪的时候 , 称之为中 。发生喜怒哀乐等情绪时 , 始终用中的状态来节制情绪 , 就是和 。中的状态就是内心不受任何情绪的影响、保持平静、安宁、祥和 , 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本来面目 。而控制情绪 , 不让情绪失控 , 是天下最高明的道理 。
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 , 中庸是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 , 是无过无不及的状态 。
儒家重视为人处事 , 提倡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人生 , 追求真诚的自我 。向内修身养性 , 形成仁、义、礼、智、信等良好的道德品质 。向外要齐家、治国、平天下 , 求取功名 , 行中庸之道 , 不走极端 , 处理好人际关系等 。
《礼记·中庸》:“诚者 , 天之道也;诚之者 , 人之道也 。”意思是 , 诚实是天道的法则 , 做到诚实是人道的法则 。诚是儒家提倡的一种重要道德 , 但还不是最高的道德 , 还不是中庸 。
儒家《中庸》认为 , 人生始于“天命之谓性 , 率性之谓道 , 修道之谓教” , 而终于“‘上天之载 , 无声无臭’ , 至矣” 。“至”是指至诚、至善 , 中庸所追求的修养是“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
至诚是儒家的最高思想境界 , 至诚无息 , 至诚无妄 。无息则久 , 无妄则远 。达到至诚的状态 , 就是天人和合一的状态 , 就是中庸 。
孔子曰:“中庸之为德也 , 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意思是 , 人的道德如果能达到中庸 , 就是最高的道德 , 百姓一直在努力追求 。
中庸之道 , 提倡诚 , 追求至诚 , 是一种积极的的人生态度 。不过 , 孔子并没有指出如何实现和达到这种至诚 , 所以不具有可实现性 。以至于在现实生活中 ,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 , 重关系 , 关系和人情复杂;在人与人交往中 , 出现了世故、圆滑甚至狡猾的人 , 具有消极的一面 。
总之 , 中庸说的是一种“中、和、诚”的处世态度 , 是一种道德 , 其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 , 认为“至诚”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