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菜的错误熟悉,过量食用或许反而危害健康

野菜的错误熟悉,过量食用或许反而危害健康

这个季节的野菜最常见,你吃过了吗?春夏时节,草木萌发,各种植物纷纷吐露新芽,又到了一年采野菜的好时节 。近日,有媒体报道,各大公园被“挖野菜大军”占领,大片二月兰被“掐尖”,蒲公英也被连根拔起 。但是路边的野菜真是不采白不采吗?关于野菜,你有哪些错误的熟悉呢?下面跟随360常识网了解一下吧!
野生的就是绿色蔬菜?
安全性和生长环境有很大关系
野菜也称野生蔬菜,通常是指在野外自然生长未经人工栽培的,根、茎、叶、花或果实等用作蔬菜食用的野生或半野生植物,在我国有悠久的食用历史 。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共有野菜213科、约1800多种, 常见的野菜约200多种, 总的分布呈南多北少, 与植物资源的丰富程度相一致 。按质地野菜可分为草本植物、藤本植物、木本植物;按食用部位可分为茎菜类、叶菜类、花菜类、果菜类、根菜类和菌类等六大类 。
提起野菜,很多人认为,它们未经人工施肥、撒农药,不会残留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因此野菜的安全性更高、更绿色 。但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标本馆工程师上官法智告诉科技日报采访人员:“野菜分属于不同的属种,在安全性、食用性、药理性上都不能一概而论 。”
【野菜的错误熟悉,过量食用或许反而危害健康】事实上,大部分野菜虽是自然生长的,但并不算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不仅要求产地的生态环境优良,还必须按照农业部绿色食品的标准生产并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只有经过专门机构认定获得绿色食品标志的安全、优质产品才是真正的绿色食品 。
现代社会已经让许多地方的水源、土壤中含有过量的重金属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可能会被野菜吸收,并在植物中富集;汽车排放的尾气、空气中的污染物也会在野菜叶片表面沉积 。长在公路、工厂四周的野菜,受到污染的风险会大大增加,它们看上去干净鲜嫩,但假如食用的话可能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
车前草、蒲公英等野菜能抗癌?
我们吃的那点儿量起不到抗癌作用
临床上,烷化剂、抗代谢药、激素、免疫制剂和一些植物类抗癌药,的确可杀灭部分肿瘤细胞 。这些药物作用于肿瘤细胞生长繁殖的不同环节,可抑制或杀死它们 。其中,植物类抗癌药可以抑制有丝分裂或酶的作用,从而阻止细胞再生必需的蛋白质合成 。植物类抗癌药常与其他抗癌药合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最著名的植物类抗癌药,当属来源于红豆杉的紫杉醇,临床应用广泛 。
但包括红豆杉在内,植物含有的天然抗癌成分含量非常之少 。人们熟知的鱼腥草中,有一种叫“槲皮素”的有效成分,国外已有人证明它能抑制一种肉瘤病毒和诱发肿瘤的人疱疹病毒,这也是鱼腥草被大多数人曲解能抗癌、防癌的主要证据之一 。与红豆杉同理,鱼腥草中槲皮素的成分也很低,以我们人能够吃下去的食物量来看,根本就达不到起抗癌作用的有效药物浓度和剂量 。
目前没有哪种野菜真正被科学地认可为抗癌植物或者药物,因此野菜抗癌纯粹是个伪科学命题 。
野菜比蔬菜更有营养?
过量食用或许反而危害健康
早些年,野菜是缺衣少吃的代名词,难登大雅之堂,然而近几年它们却成了“营养健康”的代表 。一些人认为野菜,特殊是一些有苦味的野菜,比普通蔬菜更加有营养 。
野菜和我们常吃的蔬菜一样是一个很大的范畴,不同的野菜有着自己的营养优势和特点,不可一概而论 。由于生长的环境需要更长的生长周期,通常野菜比家菜会更有风味 。纤维、草酸,以及一些生物碱等物质给野菜带来了独特的风味,但也会影响一些营养素的吸收,甚至具有稍微的毒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