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读生应该以什么心态面对高考 复读生的高考心态问题

复读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因经历了一次高考挫折,与应届生相比,压力往往更大 。那么复读生应该以什么心态面对高考呢?
1、自我加压的焦虑综合症
某些同学因复读前阶段的成绩不理想而担忧,觉得愧对家长,怕见到家长失望的目光,眼见高考越来越近,心里一点底没有 。虽然天天挑灯夜战,但收效甚微 。相反却搞得睡眠不好,常常作噩梦,第二天昏昏沉沉 。家长过高的期望,过重的学习负担、心理压力,使这些同学患上了焦虑综合症 。
其实学习需要一定程度的焦虑,心理学试验表明:焦虑水平与学习成绩呈倒“U”型关系 。无焦虑或焦虑水平过低,学习无紧迫感,对什么都无所谓,肯定学不好;而焦虑水平过高,人的精神极度紧张,又会影响正常的思维;只有处于中等焦虑水平,易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变压力为动力,学习效果最好 。这就提醒我们要调控情绪保持适度焦虑 。
2、自我设限的“跳蚤效应”
科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 。他们把一只跳蚤放在一只玻璃杯里,然后在杯口盖上一块玻璃 。跳蚤使劲一跳,头碰在坚硬的玻璃上 。它不甘心失败,又跳了一次,它的头再一次碰在玻璃上 。这样,经过无数次碰壁以后,即使把玻璃拿掉,它也跳不出玻璃杯 。这只跳蚤由于受过多次挫折,它在潜意识里已经认定自己不可能跳出这只玻璃杯,于是就自我设限,丧失了追求成功的欲望和信心 。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跳蚤效应” 。
在一部分考生中也存在这种“跳蚤效应” 。有些同学经过高考的挫折,就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的复读能力也就这么大,没有潜力了,于是就不能对自身的问题认真分析,及时改进,成绩就在一定程度徘徊不前 。
3、 逢考则怯的“克拉克现象”
“克拉克现象”是指平时训练水平高、成绩好的运动员在比赛场上屡屡失常的现象 。其由来是这样的 。一位名叫克拉克的叙利亚长跑健将,从1963年至1968年曾17次打破世界纪录,被称为田径场上的奇才 。然而在其运动巅峰期的两届奥运会上,却连连失常与金牌无缘 。由此,人们以这位运动员的名字来形容大赛中的失常现象 。
在考场上,也存在这种现象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紧张、恐慌等情绪 。
其实出现这些情绪并不奇怪 。据心理学家测试,75%的学生临考前都有紧张、恐慌等情绪 。面对决定人生前途的高考,复读学生的精神压力、心理负担很重,因此容易怯场 。如:一进考场就心跳加快,面对试卷,大脑发晕,一片空白;一出考场,却感到题题会解,追悔莫及 。考试结果也证明,许多考生落榜,并不是因为考题太难,而是因为思想过于紧张,从而导致记忆混乱,思维受阻而发生失误 。
2高考复读如何调整心态
要注意调整心态,树立“三心”
对高考复读生来说,良好的心态是成功的一半 。复读生必须尽快走出高考失败的阴影,如果长时间沉浸于自己没有考好的沮丧中,经常闷闷不乐,势必对复读成功造成巨大的伤害 。其次,应考虑选择复读的直接成本 。家庭所付的学费和自己一年的青春,回报则是一次新的前途和命运的选择机会 。所以,走进高考复读行列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树立“三心”:克服自卑的自强之心;淡化焦虑的洒脱之心;考不上理想大学不罢休的恒心 。
要善于总结反思,有针对性复习
高考失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 。一定要好好地总结一下这几年高中学习的经验与教训 。对当年各学科考试失误的知识点进行分析,找准复读期间重点攻克的方向 。
600分要考生“放低心态”:除发挥不好的偶然因素外,也暴露出知识漏洞、答题技巧等问题 。复读中要有平常心,能正确认识不足 。
500分考生需要“查遗补漏”:
500分至600分的考生知识漏洞多,却容易满足目前的成绩 。要查遗补漏、夯实基础,然后拔高训练 。
400分考生则“按部就班”虚心学:
400分至500分的考生,重点是学好基础知识,**强化训练提高理解、运用能力 。
【复读生应该以什么心态面对高考 复读生的高考心态问题】300分考生要从头学:300分到400分的考生,要摒弃自暴自弃的心理和不良的学习习惯、态度,同时要有足够的决心和信心 。
要学会科学规划
首先,要制定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主要是指高考的年度目标、学期的中期目标和每月的短期目标 。这实际是学习的目标管理在复读这一年的具体化,可以有效防止目标模糊、过程茫然,避免出现一年时光转瞬即逝却没有提高成绩的情况 。其次,要将目标具体到每个学科 。系统地分析各学科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可能提高的空间落实到单元和章节,确定努力学习的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