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是怎么评说这首词的 但愿人长久的下一句

“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俱废”,这是宋代文人胡仔评价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说的话 。
胡仔这话字面上说得挺夸张,但后世多数文人都深信不疑,东坡这篇《水调歌头》在各版本的宋词排行榜中,都没有跌出过前5 。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词:

马未都是怎么评说这首词的 但愿人长久的下一句

文章插图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一首好词,自然会引来很多文化名人的品鉴 。多数名人品这首词,基本上都是照本宣科,自然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偏偏文化名人马未都先生品这首词,却惹来了不少争议 。我们就来说道说道这件事 。

马未都是怎么评说这首词的 但愿人长久的下一句

文章插图

一:马未都是怎么评说这首词的
在节目中,他挑了几句来解析 。从“高处不胜寒”到“月有阴晴圆缺”,都解释得很正确,偏偏到解释最后一句时,他是这样说的:
再有就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你追女孩子,追不上时就说这一句,希望能跟她长久 。
就这么一句点评,让马未都备受质疑,甚至有观众留言评论:他这是在胡说 。而另一些观众,则拿老马的学历来说事,调侃这是小学3年级的品鉴水平 。

马未都是怎么评说这首词的 但愿人长久的下一句

文章插图

二:观众为何会这样质疑?
很显然,这是因为他们认为,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讲的并非是爱情,它压根就跟爱情没有任何关系 。
此词写于公元1976年中秋,那时候苏轼因与王安石不合,主动请调出京 。写此词时,他身在密州,与弟弟苏辙已是7年不曾相见 。又是一年中秋夜,苏轼想起远方的亲人,借酒消愁,大醉后写下了这首词 。理解清楚了这一写作背景,我们就会明白,苏轼这首词通篇都在讲亲情,确实是与爱情无关 。
而“但愿人长久”中的长久,指的是希望亲人能健康平安,这里的长久指的是寿命长久 。关于这一点,《中国诗词大会》曾考过,百人团100个人里有91人答错,基本上大家都认为是爱情长久或亲情长久,没想到是希望人家身体健康 。

马未都是怎么评说这首词的 但愿人长久的下一句

文章插图

同时,很多人所以会认为这句词写的是爱情,极有可能是因为“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二字 。婵娟这个词有多种意思,其中用得最多的是形容佳人 。但苏轼这是一首中秋词,此句中的婵娟应该理解为明月,才是通顺的 。这种用法在古诗词中是很常见的,比如唐代文人刘长卿的“婵娟湘江月,千载空蛾眉” 。
理解了这些,咱们就能明白,苏轼这最后一句的意思是:“希望千里以外的亲人们,能够永远健康长寿,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年年共赏这轮明月 。”这跟马未都说的,追不上女孩子就对她这样说,希望两人能长久,确实有点儿搭不上边了 。
三:马未都这样理解是否可当成一种引申意
按苏轼原词的意思,马未都的理解肯定是有问题的,这也正是有观众说他是胡说,说他这样品词是小学3年级水平的原因 。但是,如果作为引申意来看,他又是说得通的 。

马未都是怎么评说这首词的 但愿人长久的下一句

文章插图

大家都知道,王维的“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本来也不是形容爱情的,这是他写给好友李龟年的 。但是后来,大家基本都把它用来形容爱情了,约定成俗后,也就不能说大家用错了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诗经》名句“执子之手,与之偕老”上,本来它也是用来形容友情的 。
以上这几个例子还只是由友情引申为爱情,而元稹的“贫贱夫妻百事哀”,本来是怀念逝妻,说他们是患难夫妻,所以对方的离开才让他觉得时时伤怀 。结果,到了现在变成很多人抱怨没钱时样样不顺的话 。这句意的转变,不可谓不大 。

马未都是怎么评说这首词的 但愿人长久的下一句

文章插图

如果王维诗、元稹诗、《诗经》的名句,大家习惯性用错后,都可以当成是句意随着岁月,正常的变化过程,那马未都对“但愿人长久”的引申,是否也算是对的呢?个人认为,从这个角度上来看,马未都其实并没有错 。他说的,不过就是把苏轼的亲情诗,当成爱情诗来用,并无不妥 。
四:这种“斤斤计较”式的纠错,到底何时休?
近些年,这类斤斤计较式的纠错,确实是越来越多了,有时候当真是让人不知说什么好 。在诗词大会上,蒙曼老师解析“锄禾日当午”,说锄禾指的是种庄稼,结果却引来网友一顿群嘲,甚至有人发出“国学大师不懂小学一年级古诗”的说法 。大家认为,哪有夏天插秧的,明明这是在锄草 。但事实上,蒙曼说的种庄稼,指的是从耕种到除草,到收割的整个过程,并非是特指“种”这个单一过程 。逮着人家这么一句话来评说,不结合她的前言后语,并凭此就认定人家没水平,这种斤斤计较式的纠错,真的有必要吗?
【马未都是怎么评说这首词的 但愿人长久的下一句】
马未都是怎么评说这首词的 但愿人长久的下一句

文章插图

除此以外,越来越多的考题和试题,也在这些名句上过于纠结 。确实,咱们读古诗文时,不能囫囵吞枣,但是大家不要忘记了一点:1000个人心里有1000个哈姆雷特 。对于学古诗词的孩子们来说,不允许他们对诗意有任何引申,一定要让他们接受“但愿人长久”苏轼写的是亲情,就一定不能用来形容爱情,这显然是一种对孩子想象力、天性的抹杀 。这样学古诗词,真的有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