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出处 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的意思是什么

(一)课文原句:同上(小学二年级下册第7课)
(二)成语出处:《论语·雍也》:“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 。’请益,曰:‘与之庾’ 。冉子与之粟五秉 。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
(三)文化内涵:文中的“釜”是古代的六斗四升 。“庾”是古代的十六斗 。“秉”是古代的八百斗 。
引文的内涵是:子华出使于齐国 。冉子替子华的母亲请求给点小米 。孔子说:“给她六斗四升 。”冉子要求增加 。孔子说:“给十六斗” 。结果冉子给了八百斗 。孔子说:“子华到齐国去,坐的是肥壮的马拉的车,穿的是轻软的皮袍 。我听说过:‘君子周济有急难的穷人而不去帮助富人更富’ 。”
“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即由孔子听说过的那句话演变而来 。“锦上添花”的意思是:在美丽的锦上再绣上花 。因为锦上本已有美丽的花纹了,再绣上花就是添乱了 。所以“锦上添花”并不好 。“雪中送炭”是大雪天给人送去取暖的炭,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与帮助 。这“雪中送炭”则是符合“人之常情”的做法 。
孔子说的“君子周急不继富”就是有道德的人“帮助急需,雪中送炭”,“不让富人更富,锦上添花 。”“雪中送炭”关系到“救人命”而“锦上添花”不仅“没必要还会添乱” 。
现在人们常说的“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不是偏向穷人,嫉妒富人,而是以“人的实际需要”为底线的,是富有人道主义精神的名言!
说明:为了帮助小学生家长顺利地为自己的孩子答疑,帮助小学新入职的教师查找资料,帮助高年级学生顺利自读,本《随笔》将对这些含传统文化因素的名言警句做一些讲解 。敬请阅读 。
君子周急不继富 。——《论语》
【释义】君子周济急切待援的人,而不给富人添富 。
【释义出处 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的意思是什么】为人做事,难免有时候给人雪中送炭,有时候给人锦上添花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只能先救急,再救穷 。只有把雪中送炭的事做完,才会有锦上添花的雅致 。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落井下石的情况 。对于落井下石的人应该提防,因为无论对谁“下石”,都说明这个人的品德有问题 。
赞美别人,有助于发扬被赞美者的美德和推动彼此友谊健康地发展,还可以消除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的龌龊和怨恨 。赞美是一件好事,但绝不是一件易事 。赞美别人时如不审时度势,不掌握一定的赞美技巧,即使你是真诚的,也可能变好事为坏事 。
俗话说:“患难见真情 。”最需要赞美的不是那些早已功成名就的人,而是那些因被埋没而产生自卑感或身处逆境的人 。他们平时很难听到赞美的话语,一旦被人当众真诚地赞美,便有可能振作精神,大展宏图 。因此,最有实效的赞美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此外,赞美并不一定总用一些固定的词语,见人便说“好” 。有时,投以赞许的目光,做一个夸奖的手势、送一个友好的微笑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
当我们目睹一个经常赞扬子女的母亲是如何创造出一个完满快乐的家庭、一个经常赞扬学生的老师是如何使一个班集体团结友爱天天向上、一个经常赞扬下属的领导者是如何把他的机构管理成和谐向上的集体时,我们也许就会由衷地接受和学会人与人之间充满真诚和善意的赞美 。
【感悟】
凡事都有轻重缓急 。与其给人锦上添花,不如为人雪中送炭 。可以赞美别人,但不可做落井下石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