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向右|基于史料与心理学 爱情向左婚姻往右

婚姻向右|基于史料与心理学 爱情向左婚姻往右

文/慕小七
民国才女林徽因的婚恋经历一直是文人与自媒体津津乐道的话题 。
遗憾的是,大部分作品或捕风捉影,或夸大其实,研究意义自然不大 。
基于史料与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因此,基于此,梳理林徽因的恋爱经历,探讨林徽因的恋爱观,启发当代人,或有别开生面之处 。
01 "林徐之恋"伊始:"自我同一性"的模糊追求林徽因与徐志摩的结缘,得益于徐志摩与林父的频繁往来 。
1920年,林徽因随父亲林长民前往欧洲游历,期间,徐志摩多次与林长民联络,并成为忘年之交 。
徐徐地,徐志摩与林徽因也熟络起来 。
当时的林徽因,年仅十六岁 。
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十六岁正是身心剧变的两性期 。该时期的心理能量主要投注在形成情谊,生涯预备,示爱及结婚等活动中 。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12—20岁之间,青少年面临职业选择、交友、承担社会责任等方面问题 。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假如能将在自己各方面的角色同一起来,就会顺利地度过青春期,否则就会感到迷惘、痛苦 。
此时的林徽因正值花季年华,身处异国他乡,说不寂寞是假的 。
林徽因期待与异性接触来建立性别角色,对爱情自然也是渴望的 。
林徽因后来就这段时期的回忆也证明当时的内心,确实如上所述 。
回忆中这么说:"理想的我老希望着生活有点浪漫的发生,或是有个人叩下门走进来坐在我对面同我谈话,或是同我同坐在楼上炉边给我讲故事,最要紧的还是有个人要来爱我" 。
此时,徐志摩的闯入,恰好能够满意林徽因内心的渴望与需求,两人的感情也迅速升温 。
1921年,徐志摩写下《我所知道的康桥》《再别康桥》等散文、诗歌 。
林徽因在回忆中,也承认自己是爱着康河的一个人,对康河的晚春景有特别情感 。
不可否认,林徽因对徐志摩产生了爱恋情愫,但是这种爱恋是朦胧的,更是林徽因开始追求"自我同一性"的表现 。
只是,此时的追求是模糊的,对与错、是与非的界限并不明确 。
假设,闯入林徽因生活的的不是徐志摩,而是张志摩、李志摩,但凡符合林徽因内心深处对男性角色的期待与渴望,同样会得到林徽因的倾慕 。
02 "林徐之恋"受阻:多重因素的制约 徐志摩与林徽因交往两个月后,写信表白,但未如愿 。
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这与林徽因的童年经历有关,另一方面也受父亲婚恋观与社会压力的影响 。
林徽因的母亲何雪媛是父亲林长民的妾,何雪嫒文化程度不高,且未留男嗣,自然不受林家人待见 。
林徽因的童年时光,是伴随着母亲在林家的遭遇度过的 。
心理学研究表明,童年的生活经历与遭遇,对以后成年的行为特征、处事方式以及为了适应自己所生活的社会环境而碰到的困难有极大的关系 。
当时的徐志摩,为了追求林徽因,不惜与妻子张幼仪离婚 。
这对于林徽因,意味着"一个失去爱情的妻子被抛到一旁,而她自己却要去顶替她的位置 。徽因不能想象自己走进一种人生的关系,竟使她自然联想到母亲一样的羞辱" 。
林徽因的母亲就是被林家遗弃的对象,她不愿意成为第二个母亲被遗弃,更不愿意别人因为她而成为被遗弃的对象 。
因此,她不能接受徐志摩 。
同时,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早就有意让女儿与梁思成结为连理 。
林长民对自己的婚姻是不满足的,自然希望女儿能找个好归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