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漆之交,历史上有哪些感天动地的友情,比如钟子期俞伯牙这种?

感谢邀请!要说怎么衡量两个人的友情胶漆之交 , 那么在患难之时才能看出来谁是真正的朋友 。历史上能感动天地的友情可能不少 , 但要说患难见真情又不畏强权 , 北宋时的范仲淹和王质充分的体现出这一点 , 下面我就将两个人的情况说一下 。

胶漆之交,历史上有哪些感天动地的友情,比如钟子期俞伯牙这种?

文章插图

胶漆之交,历史上有哪些感天动地的友情,比如钟子期俞伯牙这种?

文章插图
范仲淹虽然是一个官二代出身 , 但是父亲早早就去世了 , 家道中落母亲孤苦无依 , 后来范仲淹的母亲就带着他改嫁了 。范仲淹长大后靠着自己的努力学习终于考中得进士 , 正直务实的范仲淹进入仕途之后 , 虽然有所磕磕绊绊但总体上来说还是上升当中 。但在官场像范仲淹这样的人往往会显得格格不入 , 后来他主张改革新政 , 咱们都知道历史上只要涉及到改革 , 就会动一些既得利益者的奶酪 。范仲淹也是遇到了这样问题 , 最后改革失败被贬出京 。
在范仲淹被贬失落离京之时 , 大家都唯恐避而不及 , 谁还会主动去送一个失势下台之人 , 不去做那种墙倒众人推的事就已经不错了 。所以范仲淹离去的身影就显得有些凄凉 , 但他的一个朋友王质却拖着生病的身体前去为他送行 , 大家不要以为这个王质权势大不怕报复 , 其实王质在大京官里真的很不显眼 。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能冒着风险去送范仲淹 , 可见这才是真友情 。甚至当时有人对王质说你不怕别人说你是范仲淹的同党吗?王志却不畏强权的说 , 如果我能是范仲淹这样正直贤能之人的同党 , 那是看得起我了 。
点击关注更多精彩历史
“胶漆之交”的成语典故:东汉时代的读书人陈重、雷义 , 两人志趣相投 , 彼此相交 , 情如兄弟 。后来相约结伴进京赶考 , 结果陈重名落孙山 , 只有雷义考取 。他觉得陈重的学问比自己好 , 因此就去见主考官 , 希望把自己的功名让给陈重 。主考官自然没有答应 , 雷义也毅然放弃机会 , 不肯独自做官 。几年后 , 雷义和陈重又一同参加考试 , 结果两人双双录取 , 并且分发在同一个地方为官 , 从此友谊更为密切 , 因此时人就流传著一句话:「胶漆自谓坚 , 不如雷与陈」 。后来的人也以「胶漆相投」 , 形容朋友之间深厚不移的友情 。
胶漆之交——亲密无间的朋友 。
————–
八拜之交
这头一拜:伯牙子期知音之交 , 
第二拜:廉颇相如刎颈之交 , 
第三拜:陈重雷义胶漆之交 , 
第四拜 , 元伯巨卿鸡黍之交 , 
第五拜:角哀伯桃舍命之交 , 
第六拜:刘关张生死之交 , 
第七拜:夷吾叔牙管鲍之交 , 
【胶漆之交,历史上有哪些感天动地的友情,比如钟子期俞伯牙这种?】第八拜:孔融祢衡忘年之交!
普通老百姓交的朋友谓“布衣之交”;有钱人与没钱人交朋友谓“车笠之交”;在逆境中结交的朋友称“患难之交”;吃喝玩乐结交的朋友称“酒肉之交”;年岁差别大 , 行辈不同而交情深厚的朋友称“忘年之交”;幼年相交的朋友 , 称“竹马之交”;交情深厚的朋友谓“肺腑之交”;亲密无间的朋友谓“胶漆之交”;生死与共的朋友谓“生死之交”;情投意合的朋友称“莫逆之交”;哪怕砍头也不改变友谊的朋友称“刎颈之交”;无意中相遇而结成的朋友称“邂逅之交”;在道义上互相支持的朋友称“君子之交”;只见过一次面 , 交情不深的朋友称“一面之交”;仅点头打招呼 , 感情不深的朋友称“点头之交”;平淡而浮泛交往的朋友称“泛泛之交”;见过面但不熟悉的人称“半面之交”;旧时结拜的兄弟姊妹称“八拜之交”;交友不嫌贫*的称“杵逆之交”;宝贵而有价值的交往称“金玉之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