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内容丰富,“寻筋头,开骨缝”,仔细阅读一遍

这篇文章内容丰富,“寻筋头,开骨缝”,仔细阅读一遍

文章图片

不在困中 , 岂能脱困 。 人生如逆旅 , 没有人会一帆风顺 。 练拳如是 , 即是方法正确 , 也有个上身过程 。 通过减小误差 , 动作日趋精准 , 慢慢养出筋槽 , 力线贯穿骨缝 , 内气流量增大 , 逐渐动力定型 。


纠缠千年 , 互为因果 。 行拳时 , 松中游丝缠绕 , 沉中虚实互旋 , 圆中轴力贯穿 , 活中骨力波动 。 脚底根劲扎实 , 胯上弹性十足 。 掌如飘叶抹采 , 肘底螺旋拧绞 。 前胸虚怀若谷 , 后背浑厚鼓荡 。 颅内神意放远 , 精气聚于泥丸 。


尾闾通着会阴穴 , 尾闾轻轻一提 , 会阴穴一开一合 , 环跳穴也一松一紧 , 带动承扶穴一张一弛 , 涌泉穴一沉一升 , 于是脚底出现一层活力 。 你看高手打拳 , 脚底又轻又稳 , 出入如猫步滑行 , 这都是穴位驱动力 。


寻筋 , 搜骨 , 运气 。 他静静坐着 , 看似不动 , 周身关节穴位 , 都在微小开合 , 暗中微小交错 , 目的是牵拉劲头 , 求出最细韧的力线 。 套路如是 , 练至高阶 , 都是以点启动筋 , 以线贯穿骨 , 以内压催周身 。


行拳时 , 不要着急动 , 先动关窍 , 关节与穴位先动 , 用一点小劲 , 牵动窍中的筋头 , 然后顺着筋路 , 或拉抻 , 或旋拧 , 将筋劲放长 , 往骨子里穿 , 骨子里有了一根细劲 , 这是好的 。


骨缝不能强开 , 若用蛮力拉抻 , 容易受暗伤 。 所谓开肩开胯 , 都是找到关窍中的筋头 , 牵拉筋头 , 养出力线 , 贯穿骨骼 , 才慢慢打开的 。 练抽丝缠丝劲 , 犹如穿针引线 , 从肩窝胯根深处 , 去回抽骨缝空间 , 这种细韧的筋劲 , 才最为有效 。


什么叫筋槽 , 比如起式 , 命门一催 , 脊柱各个穴位 , 逐点向上推进 , 有了节节贯穿劲 , 总练一个劲路 , 形成一个模式 , 抬手就是它 。 通过点的启动 , 点的串联 , 身上逐渐练出筋线 , 仿佛有了固定的槽 。


功夫深的人 , 肌肉很放松 , 但骨力极强悍 。 各种招式代表着 , 各种骨骼结构力 。 身上的窝 , 缝 , 沟 , 窍 , 穴都蕴藏张力 , 用一点小张力 , 就能找到筋头 , 牵拉筋线 , 穿透骨骼 , 进而骨缝逐渐打开 , 骨骼之间 , 有了力线穿行 , 也形成了骨力线 。


行拳时 , 心态放稳 , 不要草草 , 要有层次的递进 , 由点到线 , 由线到面 , 重在向内体悟 。 通过行拳 , 确认穴位 , 运动穴位 , 找到筋头 , 牵拉筋线 , 穿行于骨缝 , 圆活于腔膜 , 游走于腠理 , 这才是好东西 。 太极浮屠原创文章 , 感谢关注!

【这篇文章内容丰富,“寻筋头,开骨缝”,仔细阅读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