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是天道对修行人的嘱托!


慈悲是天道对修行人的嘱托!

文章插图


慈悲是天道对修行人的嘱托!

文章插图





大凡长寿之人,皆面容慈祥、憨态可掬,俨然一副慈悲像 。


人刚出生,不男不女;人到老时,亦不男不女,保持中相 。


就是说,人生之时为混沌之相,人将归天之时,亦是混沌之相 。


而拥有慈悲心的人,也具有中相,男人女相,女人男相,不男不女,这是福报的象徵,这是上天的恩赐 。


说实在的,具有这种面相之人,犹如风毛菱角 。


具有大福报的人,多具有慈悲心 。


慈悲心表现在脸上就是祥和、圆融,怎麽看都舒服 。


慈悲相通常不偏不倚,不阴不阳,守中而至和谐自然 。


因此,当我们看到一些修行很好的人,身上总有一种奇异的磁场,吸引着身边的人,且可以化解别人身上的戾气 。


这种感染力来源於长年累月的修行,在修行中放下,最後将自己修成中道 。


所谓相由心生,所以修成中道之人,往往是最接近大道的人 。


慈悲是天道对修行人的嘱托!

文章插图





道家的太极是世界上最美的团,他简洁却包罗万象,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对立统一于一个象徵宇宙的圆,阴阳相互转化而生生不息 。


近看太极则阴阳对立,远看则犹如混沌,难分黑白 。


若眼睛盯着太极图,聚精会神,你会看到太极图在不断旋转,最後阴阳合一、归为混沌 。


这是一种奇妙的视觉体验 。


也说明了万物终归混沌,犹如人生,无论我们经历了多少悲欢离合、艰难险阻,最终归於混沌太虚,因此,不必执着 。


越早了悟大道,我们越能看清自己、看清我们身处的虚幻世界 。


然後才能放下,才能真正从世俗中解脱出来,如庄子一般超脱于物外 。


这种混沌之心,其实就是慈悲心 。


我们总喜欢分清你我、分清黑白、分清善恶、分清一切两相对立的事物 。


然而,转念一想,就算分清楚了,又能如何?本来对与错都是相对的,或者说,时间本无对错,对与错都是我们强加给某一事物的认知而已 。


老子说:名可名非常名 。


我总喜欢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看待周围的事物,但从未认真思考事物的本质 。


所以,若我们随意将对与错这个概念强加给任何一个事情,我们从一开始就错了 。


因为你认为对的,对别人来说可能是错的,而你认为错的,对别人来说,可能是对的 。


而在拥有慈悲心的人眼里,对与错根本不重要了,也没有评判的必要,顺其自然,然後答案不言自明 。


慈悲是天道对修行人的嘱托!

文章插图





拥有慈悲心的人,都不会把世间的事放在眼里 。


犹如从三清天尊微笑的眼神一般,拥有慈悲心的人会把所有的人看成小孩一般,无论对错都不予计较 。


慈悲心的力量是无穷,可以化解一切罪恶和悲苦,因为一切悲苦都是理所当然的 。


所以,当我们以慈悲心面对所有磨难,我们会更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


这些方法恰恰来源於智慧 。


拥有慈悲心的人往往是具有大智慧的 。


当别人误会了自己,用慈悲心去面对误会,把别人看成是自己的孩子,把别人看成是自己的父母,这种误会就无伤大雅,你去包容了别人,就会给自己增加功德 。


当别人骂自己、刁难自己、折磨自己,就用慈悲心去面对 。


当年如来能割肉喂鹰终成正果,去忍受点辱駡、刁难和折磨又有何妨呢?这些都是磨难,承受了,心量就大了,心量大了,离大道就不远了 。


老子讲,大智若愚 。


拥有大智慧者,往往表现得很愚鲁,愚鲁是一种混沌 。


只是有些人真的混沌未开,所以,不显智慧 。


有的人善於隐藏自己的巧智,因此,看起来如庸人凡夫一般 。


当你遇到逆来顺受、自甘受苦的人时,请多接触、多请教,他们才是真正拥有智慧的人 。


因为面对困境和磨难依然能面带微笑欣然接受者,是拥有慈悲心的人,其心胸宽广,充满智慧,是可以修成正果的人 。


他们所经历的一切磨难,只是修行路上必须经历的魔障 。
【慈悲是天道对修行人的嘱托!】

如果见到这样的人你还嘲笑他们,那就是真正的愚鲁了 。


请记住,慈悲心是天道对修行人的嘱托,是修得大成的必备条件 。


千百年来,上天一直托人将这些道理告诉我们,可是我们总是被利欲蒙蔽,最终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却依然我行我素,我下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慈悲是天道对修行人的嘱托!

文章插图



慈悲是天道对修行人的嘱托!

文章插图

在人生的路上
我们总是忙于汲汲营营地
追求满足物质上的欲望,
却忘记生而为人的真正意义;
我们常常忙着左顾右盼地评断别人,
却忘了应先审视自己、认识自己 。
我们又当,
如何获得幸福、成功、圆满的人生?
道法的智慧,提供我们认识自己的方向,
并为探寻时所升起的疑惑,
提出最切实的建议 。
关注,从这里开始遇见你的信仰!


慈悲是天道对修行人的嘱托!

文章插图

慈悲是天道对修行人的嘱托!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