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产品使用调查报告:四成网友使用过减肥产品

家庭医生在线减肥频道近日进行了一项“减肥产品使用状况”的网络调查,为保证调查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家庭医生在线邀请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内分泌科关美萍副教授,对调查数据进行专业的分析,并为网友如何选择和购买减肥产品提供实用、可行的建议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关美萍副主任医师表示,肥胖常用的评估指标主要是体重指数(BMI,即体重kg除以身高cm的平方),中国人的肥胖标准是BMI超过24kg/m2属于超重,超过28kg/m2属于肥胖 。网友自认为的体型胖不一定是真的肥胖,也不一定符合医学上定义的需要药物治疗的肥胖 。美国2013年11月初公布的最新超重和肥胖指南中显示,将生活方式干预放在肥胖所有治疗的首位,而将药物干预仅作为生活方式的辅助治疗,用于体重指数(BMI)超过30kg/m2的患者或BMI超过27kg/m2并且合并肥胖相关并发症的患者 。也就是说,减肥药物并不适用于所有肥胖的人群 。

22.64%的网友表示“使用减肥产品减肥效果不明显”,这是否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关美萍副教授表示,使用减肥产品进行减肥,效果的好坏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首先要看自己是否真的属于肥胖,自认为体型胖不一定真的符合医学上定义的需要药物治疗的肥胖 。可以想见,如果本身不是很胖的人,那么“减肥”效果也不会很明显;而事实证明,越胖的人疗效越明显 。其次,在使用减肥产品进行减肥的过程中有无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干预,也是影响减肥产品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很多人既不愿意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又想达到减肥的效果,那么成功的希望不会太大 。
减肥产品的副作用主要表现在常上厕所,晚上特别兴奋,睡不着,目眩、头痛、嗜睡,甚至有些人会出现心悸、口干、肠胃鼓胀、肚子痛等等 。在这些副作用中,最常出现的副作用是哪种呢?调查显示,网友使用减肥产品最常见的副作用分别是口渴想喝水占28.30%,食欲不振占15.09%,腹泻拉肚子占15.09% 。
关美萍副教授提醒广大网友,若服用减肥药影响了健康,甚至因为服药后出现腹泻导致严重脱水的,那么这种所谓的“减肥”机制可能就是让机体出现脱水,形成一种体重减轻的假象 。真正的减肥是减少白色脂肪,尤其是内脏脂肪的堆积,这样才能改善胰岛素抵抗,预防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肥胖相关性疾病 。
减肥产品副作用对身体健康的危害不容小觑 。关美萍副教授建议广大网友,在选择何种减肥药时,应根据自己的年龄、健康状况、神经-精神状态等,接受专科医生的建议,选择正规的药物,并且用药期间应严密观察,出现相关症状立即停药,接受检查和治疗 。
关美萍教授表示,减肥产品广告是否存在夸大的成分,很难定义 。广告迎合了消费者“有病乱投医”的心理,很少有人因为肥胖到正规医院看病,大家不认为这是病,其实肥胖症早已是一种疾病,而且是危害极大的代谢性疾病 。可以肯定的是,减肥产品广告宣传不会让大家看到反面减肥失败的案例,这样才能吸引人购买 。与此不同的是,正规的减肥药都会列出很多很多可能出现的药物副作用,告知患者在用药过程中要警惕这些情况的出现,尽管这些副作用的发生率很低,如果发生率高的话,这种药将不会被FDA批准上市的,因此,使用正规药物减肥对患者群体而言是安全的 。
调查结果显示,60.38%的网友选择了“使用后不会反弹”,50.94%的网友选择了“安全性高”,22.64%的网友选择了“见效时间快”,11.32%的网友选择了“价格便宜”作为理想的减肥产品应具备的条件 。可见,减肥的效果、安全性依旧是用户关注的重点,而价格这个因素的占比不高 。从“你能接受的减肥产品价格”这一题的结果来看,35.85%的网友能接受的价格在100-200元之间,22.64%的网友能接受的价格在300-500之间,属于中等价格位段 。

关美萍副教授表示,以健康的代价来减肥确实得不偿失,减肥的真正目的并非只是为了形体的美感,之所以需要减肥,是因为肥胖可能带来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相关的健康问题,而对于肥胖的预防尤其需要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健康的饮食习惯,规律的运动等等 。任何一种减肥产品、药物的使用,都必须建立在严格的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采用低热量摄入,即每天1200-1500千卡(女)或1500-1800千卡(男),饮食成分可采用适当高蛋白(占25%~30%总热量)、低脂肪(占20%总热量)、低碳水化合物(占40%总热量)饮食;坚持每周活动200-300分钟 。只有健康地减肥,才能换来健康的美丽 。
点击查看:
减肥产品调查专题:60%网友购买减肥产品首看有无副作用
减肥产品市场云龙混杂  警惕标榜“减肥功效”的保健品
网友投票:票选效果最好的减肥产品
【减肥产品使用调查报告:四成网友使用过减肥产品】家庭医生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家庭医生在线;媒体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