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围:纵横上下已千年

【三围:纵横上下已千年】

三围:纵横上下已千年

文章插图
若论女性美,均离不开“三围” 。
胸围:古代中国人对女性的胸围要求不高,对拥有一双丰满隆起的乳房的女性也颇不以为然 。其实,古代男子欣赏的女性乳房是恰堪一握的丁香乳 。
腰围:公元前6世纪的楚灵王偏爱细腰女子;与楚襄王同时的楚人宋玉,在其《登徒子好色赋》中,对那位漂亮的“东家之子”也有“腰如束素”的描写有所偏爱 。不过,纤细腰身,似乎只是荆楚一带的风尚 。而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只要腰身和整个身材配合得宜,宽与窄都无所谓,粗腰美其名曰“小蛮腰”;细腰美其曰“杨柳腰” 。不过,腰无论粗细,一定要轻盈灵活,走动时才能摇曳生姿,具有“曲线玲珑”之美 。
臀围:它的丰满与否,成为古代中国美女的重要件之一 。其原因,中国人认为臀部浑圆的女人会多生孩子 。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古代农业社会里,肥臀自有其重要性 。
除身材和三围外,容貌也成为美女的重要条件 。古代中国美女的容貌,究竟是以什么作标准呢?
中国汉代以前,人们对女性只注重面部形象,到了魏晋,才开始着重于装饰 。魏文帝喜欢打扮华丽并将头发挽成蝉翼形的妃子 。唐朝是开放社会,容许袒胸露臂,崇尚的女性体态美是额宽、脸圆、体胖 。
唐朝以后没有定论 。宋朝以后,大致是以观音菩萨的本貌作为女性美的高标准,各个时代所雕塑绘画的观音菩萨,就是当时审美标准的具体说明 。
在西方,希腊人的审美标准是:面容各部分的比例必须匀称 。他们把人的整个脸部分为三个部分:从发际到眼睛,从眼睛到上嘴唇以及从上嘴唇到下巴,一张美丽的面容其长和宽之比例是3:2 。希脂入认为“有特征的脸”也是美的标准,如笔直的(或在鼻梁根至前额间稍微下陷一些)鼻梁、低矮的前额和额骨上像一道弓状物的修长的眉毛 。希腊人所喜欢的嘴唇,近似当今人们所推崇的那种模式:颜色泛春天然的红色,下唇稍比上唇丰满 。
西欧人重视女性臀部,以“丰臀”为美 。这起源于对繁衍生育的要求 。这种审美观,与中国人不谋而合 。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达.芬奇和拉斐尔等笔下的女人带有某种严肃的美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发出的神秘微笑,使得多少人为之倾倒,她除了最美的手外,还有母性般的温柔 。
17世纪,佛兰德画家鲁本斯所画的妇女,在当今是不会被当作“美”的典型的,她们苍白的脸上略带粉红色,面颊和下巴都很丰满,显得光彩夺且 。他们的身体也很丰满:大腿浑圆结实,胸部高高隆起 。因为当时的美女标准是面颊柔滑,呈粉红色,另外还要像小孩子的面颊一样有所凹凸,若长着双下巴---那是再理想不过了 。红头发算是最时髦的,另外还要求大眼睛、小耳朵以及牙齿外露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一段时间,圆胖的脸和阿娜多姿的身段,成为倍受人们喜爱的人体特征 。纽约的影星莉莲.拉塞尔就是这样美的典范 。与此同时,英国女演员莉莉.兰特里的长相也令公众为之倾倒,她肌肉丰满,高高的个子,但她的鼻子和她嘴唇都特别大,这在美国人看来,就并不十分漂亮 。
本世纪20年代,美国影星玛莉莲.梦露那副迷人的、并带有孩子般调皮的神情,在人们心中经久不衰,以至当今各种年龄的女性都以她为美容的样板 。如今,人们认同“健康即美”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