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语录大全

商鞅语录大全

宋酒生僻无神,与宋人如出一辙 。酒醇和,无劲力;人醇和,无血气 。大争之世,凡有血气才有争心 。
宋人温润醇和,自安自保,只能像他们的殷商老祖宗一样,寿终正寝,而成过眼云烟 。
世间万物,皆环环相围而生 。民被官围,官被君围,君被国围,国被天下围,天下被宇宙围,宇宙被造物围,最终,造物又被芸芸众生围 。此为棋道,更是天道人首 。所以,棋以围命名,正合天地万物之法则 。
棋道,以围地为归宿,但必以取势为根本 。势高,则围广,势卑,则围小 。方才之棋,若秦国处处与魏国纠缠争地,则秦国早已不能支撑;若以高远之势为地,再乘机削弱魏国,则秦国自胜 。
恶,人之本性 。因人性有恶,才有法度 。天下人生而好利,才有财货土地之争夺;生而贪欲,才有盗贼暴力及杀戮; 生而有奢望,才有声色犬马 。人性之恶,必以律法而后正,以法治防范恶欲,以法治疏导人性,人性才能向善有序 。孟夫子空言性本善,将治世之功归于人性之善,将乱世罪孽归于法墨兵三家,
无非是要重申仁政、人治与复古之论,回到夏商周三代,此乃纵容恶行,蒙蔽幼稚,真正的大伪之言 。
魏国范式,甲兵财货之强;齐国范式,明君吏治之强;楚国范式,山河广袤之强 。而这三强,皆非根本之强,不足效法 。三强之不足效法原因在于,只强一时,不强长远 。遇明君则强,遇常君则弱,遇昏君则亡 。根本便在于三国变法只走半途,法令半新半旧,名为法治,实为人治 。如此邦国,起伏震荡不定,无法长期聚集国力而稳定强大 。秦国要崛起,便要走根本强大之路 。
秦公:赢渠梁对天明誓,信君如信我,终我一生,绝不负君!
卫鞅:公如青山,我如松柏,粉身碎骨,永不相负 。
方今天下大势,只有变法才能强国 。就政事而论,秦国变法大要有四:一,奖励农耕以富国;二,激赏军功以强军;三,统一治权以理政;四,移风易俗以正民 。
秦国能如此者,随山东六国亦步亦趋,朝野无阻力也;秦国不能如此者,如此不能强国也! 秦国出路,只能在深彻变法,而深彻变法首要之难,便是承受法治实施的第一个浪头震荡,不经此震荡,秦人不知法为何物!
【商鞅语录大全】变法之难在野,变法之险在朝 。
有史以来,变法家无不死于世族政变 。要深彻变法,便不能畏难畏险 。
老子云: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臣借老子之言,变法不畏死难,奈何以死难惧之 。
守富饶土地而贫穷,拥强悍之民而兵弱,据山川形胜而沦丧 。就在于没有综合混一的强大国力,何谓综合国力,人口众多、农工兴旺、府库充盈、甲兵强盛、民勇公战 。有此五者,堪称强国 。
三强之不足效法原因在于在于只强一时,不强永远,遇明君则强,遇常君则弱,遇昏君则亡 。根本原因,便在于三国变法只走半途,法令半新半旧,名为法制,实为人治 。如此邦国,起伏震荡不定,无法长期聚集国力而稳定强大 。秦国要崛起,就要走根本强大之路!”
立法立制就是要以洞察防范人之恶性为出发点 。秦国私斗每年动辄死亡数千人 。秦简公六年,举国四十余县私斗死人两万余 。治国之难,不在治善,而在治奸 。唯有惩恶才能扬善,所以想要根除私斗,惩治凶犯决不能手软 。
法治爱民,不在其心,而在其行 。重行不重心,行法才能公平 。行法公平,才是真正的爱民 。一人卷入私斗杀人,不管他心性如何良善,此人必是罪犯 。比如白驼老人,他固然良善,可是一夜私斗竟砍下戎狄老民六人头颅 。君上且说,白驼是老秦人良善之民,那戎狄人就不是老秦人良善之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