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多汗:坐着不动也大汗淋漓?按揉此穴让你远离自汗

肾病|多汗:坐着不动也大汗淋漓?按揉此穴让你远离自汗

文章图片

肾病|多汗:坐着不动也大汗淋漓?按揉此穴让你远离自汗

文章图片

肾病|多汗:坐着不动也大汗淋漓?按揉此穴让你远离自汗




网友提问:
冯名雨老师 , 同样的一个环境 , 别人不出汗 , 但是我坐着不运动 , 就满身的汗 , 请问这个情况该怎么办呢?

坐着不运动 , 但是大汗淋漓的情况 , 在中医之中可以归结为「自汗」的范畴 。
关于出汗过多的情况 , 在中医中可以划分为两类 。
第一类就是在自我意识清醒的情况下出汗 , 此时我们知道自己出汗了 , 并且多发生在白天 , 称之为「自汗」 。
第二类就是在自我意识模糊 , 或者睡眠过程中出汗 , 当我们睡醒后就才知道自己出汗了 , 并且清醒后出汗逐渐停止 , 称之为「盗汗」 。
很明显 , 今天咨询的这个朋友属于「自汗」的范畴 。
1
合谷穴+复溜穴
■.今天咨询的朋友是在五月初的时候留言的 , 当时我也给这个朋友一个建议 , 就是艾灸合谷穴+复溜穴 。

这一组穴位对于自汗和盗汗都有效果 。
但是 , 这个朋友因为当时条件所限 , 没有艾灸的条件就问我能不能以按揉穴位来代替 , 当时我说可以 。
这个朋友按揉了半个月后 , 发现没有什么效果 , 主要原因在于按揉本身就比艾灸 , 针灸 , 服用效果略弱;再加上这个朋友因为偷懒 , 没有按照我和她讲的补泻手法没有照做 。
因为合谷穴用轻按 , 施以补法;复溜穴要用重按 , 施以泻法 。 两者结合自汗的效果才会明显 。
■.坐着不动出汗 , 说明我们人体的体表对于汗液的固涩统摄能力不足 。 而中医认为「肺主气 , 主皮毛」 。
气在体表会形成一层保护层 , 既可以抵御外邪的入侵 , 也可以防止内在的津液外泄 。 所以 , 自汗 , 说明气虚 , 需要补气 。
■.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 , 五行属火 , 与手太阴肺经互为表里 。 肺主皮毛、又主一身之气 。 所以 , 按揉合谷穴要以施以补法 , 「轻按为补 , 重按为泻」嘛 。
「位置」:以一手的拇指指间横纹 , 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屈指 , 拇指尖所指处 , 按压有明显酸胀感 , 即为本穴 。

■.复溜为足少阴肾的经穴 , 属金 , 金者肺经 , 水之母也 , 为阴 。 「虚则补其母 , 实则泻其子」 , 所以针对复溜穴用泻法 , 抑阴而扶阳 , 达到固摄津液的作用 。
「位置」:太溪穴上2寸 。

2
后溪穴
如果我们用了合谷穴+复溜穴之后 , 发现自汗的情况 , 有缓解 , 但是缓解减慢 , 其实也可以在另外增加一个穴位:后溪穴 。

后溪穴 , 归属于小肠经 , 同时连通督脉 。 而督脉「统摄人体一身之阳气」 。
所以 , 艾灸后溪穴 , 可以提升人体整个的阳气 。 阳气足 , 自然可以固涩体表 , 避免汗液肆意外流的情况 。
「位置」:在手掌侧 , 小指掌指关节后 , 有一皮肤皱襞突起 , 其尖端处 , 即为本穴 。

【肾病|多汗:坐着不动也大汗淋漓?按揉此穴让你远离自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