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送暖 医疗融湾——赣州市大力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纪实

日前 , 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健康委、中医药局联合公布《第三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名单》 , 赣州两所医院赫然入列 。 广东省人民医院赣州医院成为江西首批、赣南首家入选的医院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赣州医院列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辅导类”名单 。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 旨在支持优质医疗资源品牌输出 , 最大限度发挥医疗资源富集城市相关品牌医院的定向带动作用 , 用相对较短时间 , 盘活地方存量医疗资源 。
对于赣州来说 , 两所医院分别列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和“辅导类”名单 , 意味着我市医院靠大联强结出硕果 , 大湾区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赣南苏区 , 为高水平医院建设“顶天立地”中“强基层”绘出了生动注脚 , 更为赣南百姓“大病不出市”、在家门口获得优质医疗服务提供了更多可能 。
靠大联强聚力增强医疗实力
“南”风送暖 医疗融湾——赣州市大力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纪实
文章图片
广东省医专家广泛开展复杂的心脏手术 。
对于66岁的赣州患者丁女士来说 , 能够在家门口获得治疗是一种幸运 。 丁女士长期患有肾病 , 血肌酐升高 , 一直靠血透维持肾功能 。 2021年初 , 她的血透导管脱出 , 伴发肾功不全 , 备受折磨 。 在辗转就医的过程中 , 一个个困难拦在当中:纤维蛋白鞘形成 , 血管严重粘连 , 导管松脱却又拔管困难 , 强行拔除可能造成血管撕裂大出血 , 危及生命 。 在她无奈即将选择前往广东省就医时 , 驻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赣州医院的广东省人民医院博士专家团队给了她新希望 , 经过特殊球囊扩张透析导管等处理 , 她顺利更换了新的长期管 。 如今 , 她已经能够稳定治疗、正常生活 。
“大病难病不出市”是每个赣南人民的期盼 , “十三五”时期 , 我市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 但与全国、全省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 2020年转外就医患者达7.19万人次 , 其中赴广东就医患者占七成左右 。
“南”风送暖 医疗融湾——赣州市大力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纪实】如何在现有医疗条件的基础上 , 用较短的时间实现区域医疗水平较大幅度的提升 , 靠大联强成为最好的选择 。 近年来 ,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 , 全力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创建工作 , 在医疗卫生事业上加速融湾 。 政府“真支持”、输出医院“真心干”、依托医院“真配合” , 2019年至今 , “南”风带来的健康福祉正日益凸显 。
自2020年5月13日广东省人民医院和赣州市立医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将市立医院整体委托广东省人民医院管理以来 , 两院深度合作建设心血管病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广东省人民医院)分中心、全国知名肾脏病中心 , 打造全省领先学科 , 加大联合科研和成果转化力度 , 实现整体整合型医疗服务新模式等科研成果在赣州落地 。 两年来 , 广东省人民医院先后派驻了7批约80名博士专家团队入驻赣州医院 , 覆盖了90%的临床科室 。 此外 , 广东省人民医院还派出柔性帮扶专家300余人次 , 几乎每个周末都有专家奔赴赣南 。
去年9月16日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与赣州市人民政府的合作正式启动 , 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 通过共建合作 , 南方医院结合赣州学科需求 , 首批选派了消化内科等30个部门和科室、80余名临床专家、科研精英、管理干部进驻赣州市人民医院 , 并设立以侯凡凡院士为代表的8个国家级专家“名医工作室” 。
如今 , 广东省人民医院赣州医院(沙河院区)项目正紧锣密鼓地建设 ,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南方医院赣州医院(蓉江院区)项目也已开工 , 预计分别于2024年6月、2025年12月投入使用 , 从软硬件方面全方位增强赣州的医疗实力 , 更好守护赣南百姓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