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血管生成可以饿死肿瘤,肺癌抑制血管治疗联合靶向药效果确切

自2004年首次在美国获批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开始 , 贝伐珠单抗成为了可广泛用于晚期癌症治疗的首个抗血管生成药物 。 在肺癌领域 , 无论是NCCN指南、ESMO指南还是CSCO指南 , 贝伐珠单抗都被推荐作为一线用药联合标准方案用于非小细胞肺癌 。 而我国大型多中心临床研究显示厄洛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在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有明显改善 , 出现脑转移的肺癌病人 , 从特罗凯+贝伐珠单抗联合治疗中获益更大 , 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延长更多 。
抑制血管生成可以饿死肿瘤,肺癌抑制血管治疗联合靶向药效果确切
文章图片
贝伐珠单抗作用机制
抑制血管生成可以饿死肿瘤,肺癌抑制血管治疗联合靶向药效果确切】独立的供血对于肿瘤生长(体积超过2立方毫米)及扩散(转移)到身体其它部位非常关键 。 肿瘤通过释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生长的关键驱动因子 , 形成自身的供血 , 这一过程被称为血管新生 。 贝伐珠单抗是人源化的抗VEGF药物 , 通过结合VEGF使VEGFR丧失活化的机会 , 进而发挥抗血管生成的作用 , 起到持续抗肿瘤作用 。 贝伐珠单抗精确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可与多种化疗和其他抗肿瘤治疗同时使用 , 且不会明显增加这些治疗方法的副作用 。
抑制血管生成可以饿死肿瘤,肺癌抑制血管治疗联合靶向药效果确切
文章图片
对于肺鳞癌肝转移患者 , 可以使用贝伐珠单抗吗?
不可以 , 肺鳞癌易发生坏死和空洞 , 且肿瘤常临近大血管 , 在贝伐珠单抗治疗中可能存在相关的出血风险 。 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肺鳞癌导致的出血是临床治疗中的一大问题 , 过去众多失败的临床试验证实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肺鳞癌的过程中会引起致命的大出血 , 被公认为一种“临床禁忌” 。 在所有的指南中都一致认为不推荐贝伐珠单抗用于肺鳞癌 。 2015年8月 , 贝伐珠单抗在国内上市 , 获批的适应症为晚期、转移性或复发性肺鳞、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一线治疗 。
抑制血管生成可以饿死肿瘤,肺癌抑制血管治疗联合靶向药效果确切
文章图片
肺鳞癌肝转移如何治疗?
肺鳞癌肝转移属于肺癌晚期 , 有远处脏器转移 , 总体预后不好 , 治疗上按照晚期肺鳞癌的治疗原则 , 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 如果肝脏病灶单发 , 可以考虑局部放疗或射频消融 , 同时需要全身静脉化疗 。
免疫治疗在肺鳞癌的一线、二线、单药、联合治疗方面都具有无限前景 。 这是因为鳞癌是一种基因突变负荷高的肿瘤 , 高突变负荷的肿瘤意味着会释放更多的肿瘤特异性抗原 , 就能激活更多的T细胞 , 抗肿瘤反应更强 。 突变负荷越高的肿瘤 , 更容易从免疫治疗中获益 。 美国FDA早已批准帕博利珠单抗(K药)单药用于III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 , PD-L1表达≥1%且无EGFR或ALK突变的患者 。 多个研究显示免疫治疗联合化疗 , 将有机会成为晚期肺鳞癌患者的首选治疗 , 而且不论PD-L1表达、不论TMB高低 。 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