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扩大要重视,治疗+调理,学会给心脏“减负”

本公众号由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云南中医”进行关注 。
心脏 , 就像一个四居室的房子 。 心脏疾病有的是输水管坏了——冠心病;有的是输电线路坏了——心律失常;有的是门窗坏了——心脏瓣膜病;有的则是房屋墙体坏了——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 。 其中 , 扩张型心肌病是原发性心肌病中最常见的类型 , 它可以在任何年龄发病 , 30~50岁患者最多见 。
心脏扩大要重视,治疗+调理,学会给心脏“减负”】扩张型心肌病的常见临床表现有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栓塞、猝死等 。 需要警惕的是 , 扩张型心肌病病情呈进行性加重 , 死亡可发生于疾病的任何阶段 , 千万不要感觉症状“不重”而置之不理!
心脏扩大要重视,治疗+调理,学会给心脏“减负”
文章图片
扩张型心肌病常见病因
扩张型心肌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 后者有明确的病因 , 如高血压、冠心病等 。 而大部分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病因不明确 , 其他可能致病的原因有:
1.病毒感染
常见如柯萨奇病毒、脑心肌炎病毒、流感病毒、肠道病毒、巨细胞病毒等 , 这些病毒侵蚀心肌后 , 在心肌内增殖会引起心肌细胞坏死 。
2.基因及自身免疫
大约25%到30%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有家族性倾向 , 检查可发现染色体异常 。 也可能有免疫反应的改变 , 增高对病毒感染的易感性 , 导致心肌自身免疫损伤 。
3.细胞免疫
部分患者体内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减低 , 机体的防御能力减弱 , 抑制性T淋巴细胞数量及功能减低 , 由此发生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 , 引起血管和心肌损伤 。
心脏扩大是治疗关键
心脏扩大作为扩张型心肌病的典型症状 , 也是医学上说的心室重构 , 更是慢性心衰的根本病因之一 。
如果心脏长时间超负荷运转 , 比如慢性心衰患者的心脏 , 无法为机体提供足够的动脉血保证各组织器官的生理需要 , 心脏只能“拉外援” , 通过增加肌肉来适应增加的工作量 。 超负荷运转时间长了 , 心脏就会逐渐变得肥大 , 继而导致心脏的整体功能就下降 , 心室腔扩张 。
所以 , 治疗心脏扩大 , 不仅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 , 也是治疗慢性心衰必不可少的一步 。
心脏扩大要重视,治疗+调理,学会给心脏“减负”
文章图片
?心脏扩大一般治疗
目前 , 临床中常用的抑制心室重构的西药主要有两大类:
(1)ACEI及ARB类
这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抑制RAAS(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 , 从而减低心肌收缩力 , 降低心肌耗氧 , 抑制心肌重塑 。 ACEI类代表药物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ARB类有氯沙坦、缬沙坦、奥美沙坦、厄贝沙坦等 。
(2)β受体阻滞剂
这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抑制心肌细胞上的β受体 , 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 , 减低心肌收缩力 , 减慢心率 , 降低心肌耗氧 , 从而改善心室重构 , 代表药物有美托洛尔、索他洛尔等 。 这类药物其实就是让疲劳增大的心脏得到充分休息 , 心脏卖力小了 , 逐步增大的趋势会得到控制 。
?中药治疗值得一试
中医脉络学说指出 , 心气虚乏是慢性心衰发生的中医病机之本 , 络脉瘀阻是其中心环节 , 津液不循脉络运行渗出脉外而为水湿之邪发为水肿 , 瘀血水饮阻滞脉络 , “络息成积”进而导致心室重构 。
众多临床实践和研究表明 , 慢性心衰心脏变大通过中药治疗可以得到控制 。 此类特定的中成药 , 如芪苈强心胶囊 , 可以改善心脏的供血 , 促使增大的心脏缩小 , 抑制心室重构 , 缓解患者心慌气短、下肢浮肿、乏力疲劳等症状 , 还能显著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 , 降低心衰加重再住院以及死亡的发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