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民族、不同笔迹的签名占满信笺,只为挽留武汉援疆医生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6月23日讯“段院长回来了!”23日上午 , 来自武汉市第一医院心内科的副主任医生段刚峰又回到了博乐市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的诊室 。 得知这个消息 , 被他治愈的患者艾孜德艾力·赛比丁奔波百里赶来医院相见 。
不同民族、不同笔迹的签名占满信笺,只为挽留武汉援疆医生
文章图片
武汉市第一医院专家团抵达博乐市 , 右五为段刚峰 。
作为武汉市第一医院专家医疗团的一员 , 段刚峰曾于2020年参与对口援疆 , 任博乐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 2021年7月 , 段刚峰援疆期满之际 , 100多名当地医院干部职工向湖北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办公室联名挽留 。 来自维吾尔族、汉族等不同民族、不同笔迹的签名占满请愿书空白处 , 传递出一个共同心愿:“希望段院长多留一年……”
不同民族、不同笔迹的签名占满信笺,只为挽留武汉援疆医生
文章图片
不同民族、不同笔迹的签名占满信笺,只为挽留武汉援疆医生】请愿书 。
援疆一年 , 段刚峰将优质的医疗服务提供给患者 , 以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 , 为患者解除疑难杂症困扰 , 赢得好口碑 。
2021年1月 , 一名儿童来到博乐市人民医院就诊 。 段刚峰得知这是精准扶贫户家的孩子后 , 免挂号直接问诊 。 通过精心治疗 , 孩子病情逐渐好转 。 直到援博工作结束 , 段刚峰还经常关心孩子的身体和学习情况 。
一名患者患有斑秃 , 此前到处求医都疗效甚微 , 经过治疗渐渐长出头发 。 她开心地说:“武汉援疆医生技术真不错 。 ”
段刚峰的名号不胫而走 , 慕名前来的患者越来越多 。 每周五坐诊 , 患者最多时一天达70余人 。 为满足患者需求 , 他开设周一至周五夜间门诊 , 每晚接诊数十人 。 段刚峰还每月坚持到基层开展义诊、到市级各医疗点巡诊 , 免费送医送药 , 为推动当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市”努力奉献 。
援疆不仅要“输血”更要“造血” 。 为帮助医院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依托援疆医疗团队优势 , 段刚峰开设援疆专家工作室 , 以中医“师带徒”模式 , 含他在内的4名武汉援疆专家 , 带教10位徒弟 , 将武汉先进的治疗理念、适宜技术倾囊相授 。
不同民族、不同笔迹的签名占满信笺,只为挽留武汉援疆医生
文章图片
为博乐市居民义诊 。
“通过和您跟班学习 , 开拓了我的临床诊疗思维 , 特别是在治疗心脏、脾胃、失眠等疾病时受益匪浅 。 ”再次来到博乐市人民医院 , 曾带过的徒弟徐君超告诉段刚峰 。
在段刚峰的带领下 , 博乐市人民医院实现在自治区级科研课题零的突破:成功申报自治区重点专病建设项目1项、自治区科技厅自然基金课题2项并立项 。 医院各项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有了显著提升 , 各项工作走上良性循环发展道路 。
不同民族、不同笔迹的签名占满信笺,只为挽留武汉援疆医生
文章图片
为患者查体 。
“作为一名医生 , 能够在患者需要的时候发挥作用 , 帮助患者缓解病痛是最大的满足 。 ”回顾援疆工作 , 段刚峰说道 。 (长江日报实习采访人员江梦晴采访人员刘璇通讯员朱庆杰谯玲玲)
【编辑:余丽娜】
【来源:长江日报-长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