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800m显卡参数 fx2800显卡参数



文章插图
fx1800m显卡参数 fx2800显卡参数

文章插图
当FW1800塞入耳朵按下播放键的那一刻开始 , 我终于明白原来这才是木质振膜的正统传承 。
前作FW10000的确优秀 , 自然细腻到无可挑剔 , 拥有顶级动圈应该具备的一切要素 , 然而却未必算是JVC忠实拥趸的心头所好——太过“出尘” , 像极魔岩三杰里挂冠归隐的窦唯 , 远离热闹喧嚣故而与曾经那个躁起来的舞台显得方枘圆凿 。
对于不少喜欢FX系列的用户而言 , 这种所谓升级进步更像是故事的翻篇而非延续 , 现在就由FW1800来将遗憾补齐 。
依旧是重意不重形的风骨路数 , 硬素质颇有看头却不张扬凸显 , 在追求准确还原的基础之上将音乐回放更为艺术化的表达 , 且形式上深受广大发烧群众喜闻乐见 , 此为“入世” 。
声场规模开阔而非夸张 , 纵深略逊色于横宽 , 但总体上空间的比例仍然属于和谐规整的范畴 , 边界过渡较为舒展 。结像特别宽松 , 聚焦清晰扎实的同时混响充沛以至于每一个音符的轮廓比例皆有所放大 , 定位感指定没有问题 , 而分离度难免会受到影响 , 层次体现不算足够分明 。动态瞬态都说得过去 , 尽管真正意义上的强弱对比其实并没有如何出彩 , 不过能量凝聚有力 , 所以气势雄浑生猛 。解析力良好 , 密度感佳 , 信息量丰富而细节刻画内敛柔和 , 不过分追求锐度因此听感舒适 。
如果说FW10000给我的感觉像是工笔的话 , 那么FW1800则多了几分泼墨的意味 , 同为传统国画 , 前者工整淡雅 , 后者写意不羁 。
低频量感稍多 , 下潜到位 , 弹性出色而速度感偏慢 , 从而营造出相对浓郁重口的氛围感 , 韵味十足 。中频人声位置固定适中 , 非谄媚喷脸的类型 , 染色略暖 , 棱角微平 , 温和润泽 , 比较适合一些男声及老派女声的演绎 。高频亮度尚可 , 想要那种晶莹剔透的泛音表现还是不太能行 , 然而延展性突出 , 线条饱满 , 顺滑不刺 。
显而易见FW1800的声音融入了非常明显的个性化理解 , 三频分布实际比较均衡 , 精髓则在于厚实丰腴的声底 。以此为前提 , 低频轰得漂亮但不会干扰遮掩到中频 , 高频张弛有度又能将侵略性克制回收 。总体上给我的感觉即感性热情而富有质感 。
【fx1800m显卡参数 fx2800显卡参数】曲风适应性杂食 , 流行古典通吃 。器材搭配方面需要小讲究下 , 适合中性的前端 , 如金菊花之类 。倒是对于驱动力要求比较友好 , 甚至一些HI-FI转接线都不会垮掉 。
基本上就是这样 , 如果你对“地外科技”的产品线还算熟悉的话 , 完全可以把FW1800理解成是FX1200下山历练归来闭关苦修在经历了否定之否定的去伪存真之后终于学有小成重出江湖 , 离大圆满境界还有一线之隔 , 但举手投足之间已尽是宗师之姿 , 时间的积累沉淀修补了不少破绽使其实力更加成熟全面 , 但岁月的流逝始终无法改变的是烙印在灵魂深处的脾气秉性 。再回首 , 内味儿还在 , 一如年少 。
以上
by我就叫杨杰了
写在后面:
最近实在比较忙碌 , 以上内容都是碎片时间拼凑而成 , 再加上水平不高 , 能力有限 , 难免言不达意 , 诸君包涵 。下面就相关感受用大白话再进行一些补充 。
平胸而论 , FW1800这种重剑无锋式的产品评价起来是需要有一定鉴赏经验的 , 毕竟没有那么纤毫毕现 , 也不像很多中低频偏薄的耳塞那样给人带来高频特别通透的假象 , 甚至搭配不当会有朋友觉得发闷也在情理之中 。只有在回放一些对器材要求较高的古典编制录音时 , 你切身感受到其带来的那种场面震撼力才会明白这一切都是值当的 , 能把动慈大悲做好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而在一些器乐的演绎中你也会发现FW1800的高频其实并不暗淡 , 只是因为声底厚实所以没有那么纤细扎耳而已 , 所以很多情况下我们真的需要多角度统一起来去看待 。
早年间FX1200是一款很容易被低估了的耳塞 , 放到现在FW1800同样也是 , 当然这一点怪不得别人 , 很多声底厚实的塞子都没有那么凸显素质 , 但多数却很温润 , 是真正能让人长时间听下去的东西 。不过话说回来 , 貌似JVC的多数产品都是这样 , 体现出来的理念也是回归音乐本身 , 不适合拿来AB , 而更适合独自聆听 , 说白了玩的就是味道 , 一旦习惯就会上瘾 , 一旦上瘾就很难再去习惯其他字头 , 所以会有用户粘性 , 每次推陈出新都备受瞩目 。最最最关键的是我觉得这种耳塞光看测评没啥用 , 短时间试听也不够 , 您得真金白银买回去静下心来先慢慢煲机然后再逐渐体会才能深入认识 , 所以感兴趣的话不妨先剁为敬 。
至于换线有无必要还得看自己的主观需求 , 之前FX1200我前后折腾了了七八条才达到自己相对满意的效果 , 而最后一条线材的价格也已然超过了塞子本身 , 原因是在通透度和韵味之间我一直很难找到恰当的平衡点 。很多所谓的升级线确实可以让声音变得通透 , 但代价则是削薄了中低频的厚度 , 味道就变少了 , 有点买赎还珠 , 得不偿失 。FW1800相比记忆中的FX1200整体结像来得凝聚结实不少 , 宽松但不发散 , 而且煲开了之后在我看来也不发闷 , 所以我就打算原线走天下啦 。如果你觉得效果还不满意 , 在换线之前不妨先多煲机或者更换硅胶套之类调整一下试试 , 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惊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