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ceo是谁 阿里云董事长是哪位



文章插图
阿里云ceo是谁 阿里云董事长是哪位

文章插图
2008年9月,王坚博士加入阿里巴巴集团,任首席架构师,负责集团技术架构以及基础技术平台建设 。
或许大家会对他心理学博士的背景从事计算机及互联网领域研究感到不可思议,但这两门学科间确实有着某种看似神秘的特殊通道——互联网络的诞生就曾经凝聚了心理学家的努力 。
并且,由研究心理学到专攻人机界面并在新领域取得斐然成绩的,计算机发展史上也不乏其人,如J.R.Licklider 。
01
业务和技术的伪命题:火车头、铁轨和跷跷板
从某种意义上说,阿里巴巴的首席架构师需要对集团整个技术平台起到统帅作用 。
来之前,有人说,阿里集团是一家以业务为导向的公司,工程师无用武之地;
也有人困惑,我的到来是不是意味着阿里要转型为一家技术为主导的公司 。
我的答案只有三个字:伪命题 。
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来形容业务和技术的关系 。
假设整个公司是一辆火车,如果强调技术很重要,可以把火车头的角色分配给它 。可是其实还有一个东西比火车头还重要又恰恰会被忽略,那就是铁轨 。
只有铁轨铺到哪里,火车才能开到哪里 。如果没有铁轨,火车头再强大也没有意义 。
这个铁轨就是业务 。
纯粹从技术上讲,世界上伟大的技术不知道有多少,但是能够有影响的技术是很有限的 。
什么叫做有影响的技术呢?就是你把轨道铺到哪里,火车头开到哪里,你才会有影响 。
所以我们的问题核心是——我们的轨道到哪里,而我们的技术又能够保证火车开到哪 。
这个道理听上去很好懂,可是实际做起来到底还是会遇到谁先谁后的问题 。
业务和技术就像个跷跷板,关键是看什么时候这个翘起来,什么时候那个翘起来 。而跷跷板的玩法则要取决于时间和空间 。
当你的公司还很小、只有一个网站的时候,这个时候谈技术,其实是没有意义的;
但是反过来讲,到了今天,你变成一家全世界第几大的互联网的公司,你就要知道自己有多少块短板要补上 。
首席构架师的作用,并不是用更好的技巧拉起火车头、让它跑得更快 。
而是尽量让阿里巴巴跷跷板两端的高度相差不那么悬殊,否则结局就有可能像著名的Xerox PARC实验室一样 。
Xerox PARC实验室是美国施乐公司(主营打印机)的一个科研机构 。
尽管从该实验室诞生了PC机、网络、激光打印机等等重要的现代设备,作为母公司的施乐却没有意识到这些产品的重要性 。
相反被其他后来的公司看到这些产品的商业价值,这就是火车头和铁轨不匹配的悲剧 。
对于我们来说,业务和技术到底谁是中心,不会是一个问题, 因为这永远是要做权衡的 。
02
小打败了大?“云计算”的云端在哪
要了解“云计算”和“登月计划”,先说一个“小打败了大”的故事 。
计算机刚诞生的时候,样子非常庞大,使用计算机的人大致都是无法拥有它的 。
随着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外形变小了,制造计算机的成本变低了,人人家里都可以放上一台PC 。
可是,这台PC放在家里,却有许多时间被闲置 。
到了今天,计算机又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就是说,自从网络出现之后,传统意义上的手机、PDA或者PC、笔记本都可以变成一个终端 。
它们的作用仅仅在于展示,而实际进行计算和操作的那台计算机在哪里,并不重要 。你完全可以当它存在于云端,所以这件事情就被叫作“云计算” 。
“云计算”的产生也符合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业务和技术平衡”这两条基本原则 。
所谓的问题可以理解为:
随着互联网上信息量的爆炸式增长,许多业务已经无法通过自己的计算机完成了,可能要依靠上千甚至上万上百万台机器才能实现 。
比如现在大家最常使用的互联网基础功能之一的搜索,它只完成了查找网页上的数据这一小部分工作 。
即便这样,随着信息增长,这件事情都会变得越来越困难 。
而未来如果要想对所有的互联网信息数据进行处理,最理想的方式肯定是有一台足够大的计算机,可以存下这些所有的数据 。
但是这件事情从物理性能上做不到,所以必须通过几万台机器一起来完成,最后,再像我们日常使用电力一样去用它们 。这些机器可能分布在不同地方,存在于我们看不到的“云端”,它们长什么样子、在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使用它们 。
最终,互联网将成为基础设施,它无所不在 。
03
“奔月”还是“登月”?互联网价值的核心是数据
早在几年前在宁波召开的集团战略会上,确定了对阿里巴巴未来有重大影响的“奔月计划”项目 。
加入阿里巴巴后,发生了这样一个小小的故事 。
有一次我和彭蕾在一个会议休息期间开玩笑地讲:“奔月,讲的是嫦娥飞天,有一去不回来的感觉;
登月,则是神五神六神七做的事,上去了还能回来,奔月和登月是航天科技两种不同的境界 。”
可能是有心的彭蕾把这一观点转告了马云,就有了“奔月计划”和“登月计划”的讨论 。“奔月计划”就是要打造一个海量的数据服务平台 。
当“奔月计划”完成后,这个平台不仅是对内部开放,当这个数据已经可以对其他互联网公司或电子商务的公司开放的时候,这个就是我们的“登月计划” 。
“奔月”和“登月”意味着不同阶段阿里巴巴公司要做的不同的事情 。当然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核心“数据” 。
互联网企业的核心是数据 。为什么搜索会做得好 。
搜索其实是个很简单的功能,但是它后面真正的价值是它有互联网所有网页的数据 。
阿里巴巴今天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事就是——我们有很多数据是任何一家其他的互联网公司都没有的:
淘宝几亿的商品数、支付宝的八千多万用户、我们B2B三千八百万的用户和大量的商品(上述数据统计截止2009年4月) 。
更重要的是,我们网络上每天有那么多的交易,所以这些加起来才是互联网上完整的数据 。
如果说“奔月计划”的意义已经不用再多解释了,那么“登月计划”后的美好前景简直可以用完美来形容 。
卫哲曾经讲过的一个故事能够很好地描绘这个前景:“未来, 快餐公司也是可以跟我们合作的,变成我们登月平台的一部分 。
当我们处理好中小企业的数据及需求,比如他们做什么、规模多大、在哪里、它附近是不是有很好的服务系统,
我们可以通过我们这个,让快餐公司去考虑怎样帮这样一个企业去提供服务 。”
这简直是可以有无限想象力的一件事 。
比如如果有个用户上淘宝购物,当他查找的时候发现没有这件产品,但是他的这个需求已经被记录,工厂可以根据他的需求来马上生产;
如果用户在阿里巴巴和淘宝上的需求我们只要十毫秒时间就可以通过数据得到,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可能把B2B、B2C、C2C彻底革新为C2B 。
【阿里云ceo是谁 阿里云董事长是哪位】如此美丽新世界什么时候才能到来?只要把最核心最基本的事情——提高数据处理能力这件事做好,未来自然会水到渠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