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紧来get这份防暑攻略,让你不惧高温、安度一夏!

【来源:群众新闻网】
赶紧来get这份防暑攻略,让你不惧高温、安度一夏!
文章图片
高温天气 , 稍不留心就会中招 , 头晕虚弱、反胃恶心难受……严重中暑还会要人命!怎么办?采访人员采访了陕西省人民医院急诊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周朝霞 。 怎么预防中暑?1.减少外出 。 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 , 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 , 在高温季节尽可能地减少外出 。 必须得外出时挑选清晨和傍晚 , 减少逗留时间 , 正午出去时可以间断找银行啊商场啊进去停留数分钟后继续户外活动 。 2.遮阳避暑 。 外出随身携带遮阳伞遮阳帽遮阳镜 , 涂抹防晒霜 , 减少在太阳直射下的户外活动时间 。 3.及时补水 。 夏日必须外出时随身携带运动饮料或淡盐水 , 及时补充;可饮用预防中暑的降温饮品 , 如山楂汤、冰镇西瓜露、绿豆酸梅汤等 。 4.夏日备防暑药 。 如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 , 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就可服用所带药品缓解病情 。 5.饮食调理 。 宜清淡易消化 , 但是还得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肪饮食 , 也就是说不要吃太油腻 , 但是蛋奶鸡肉虾、鱼肉这些白肉得补充 , 平时要注意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 不要酗酒醉酒 , 不要吃剩饭 , 尤其不要以为冰箱里冷藏的剩菜剩饭就是健康的安全的 , 容易引起胃肠道疾病 。 6.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 有慢性病的以及重病后恢复期及体弱者 , 要增强防护意识 , 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 赶紧来get这份防暑攻略,让你不惧高温、安度一夏!
文章图片
高温天气 , 以下8件“危险事”千万不要再做 。 1.空调房贪凉睡一夜——易致热中风有人喜欢开着空调盖被子睡觉 , 这样容易导致热中风 。 范萍表示 , 这是因为室内外温差过大 , 会使全身毛孔闭合 , 体内热量难以散发 , 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脑供血不足 , 有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史的人更容易发作热中风 。 建议:室内空调温度不要过低 , 使用空调时间不要过长 , 室内外温差最好不超过5℃ 。 2.一大早去晨练——易致心脑血管意外夏季早晨6点前 , 各种有害物质在空气中聚集较多 , 是污染高峰期 。 而夏天人体新陈代谢加快 , 能量消耗大 , 对氧气和养分的需求量也明显增加 , 人体耐受力将受到很大的挑战 。 如果过早到公园去晨练 , 容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 。 建议:夏季应尽量避免过早晨练 , 可改为黄昏时间锻炼 。 3.渴极了猛灌水——严重者可致心梗气温高 , 身体缺水速度也会加快 。 但如果喝水太快 , 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 , 在肠内被吸收 , 使血液变稀、血量增加 , 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就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 , 严重的可能导致心梗 。 建议:夏天喝水不能太快 , 要少量多次 , 每次100-150毫升即可 。 4.运动后猛喝冷饮——易诱发心梗如果在剧烈运动后大量饮用冰饮 , 会造成血管迅速收缩 , 心脏、大脑等脏器的耗氧量加剧 , 引起血压波动 , 所以容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 尤其是心梗 。 建议:夏季降温要适度 , 最好采用逐渐降温的方法 , 尤其是有心脑血管病史的中老年人 。 5.刚吃饱就午睡——易诱发脑梗高温天 , 很多人晚上睡不好 , 午睡半个小时左右很有好处 。 但忌餐后即睡 。 因为高温导致皮下毛细血管扩张 , 加上饱餐后血液涌向消化器官 , 和大脑争血 , 此时入睡便有诱发脑梗的危险 。 建议:可以在午餐前小睡30分钟 , 或者午餐后半小时后再睡 。 6.出汗后洗冷水澡——易形成血栓气温高 , 人体温度也高 , 洗冷水澡这种突然的冷刺激 , 不仅会造成外周血管收缩 , 血压升高 , 有时甚至会导致冠状动脉严重痉挛 , 斑块破裂 , 形成血栓 , 造成急性心梗 , 危及生命 。 建议:满身大汗的时候 , 先用毛巾擦干汗 , 再去洗澡 。 如果要冲冷水澡 , 最好先用冷水冲四肢 , 等身体适应后 , 再冲全身 。 7.烈日下光膀子——严重者可致肾病不少户外工作者图凉快 , 光着膀子干活 。 陕西省中医医院内分泌二科主任医师路波曾表示 , 如果夏季长期被紫外线照射 , 除了会被晒伤 , 还会导致水肿 , 严重者甚至会引发肾病 。 建议:烈日下最好穿长衣长裤 , 戴太阳帽 , 防晒工作要做好 。 8.把水果当正餐——营养不均衡有人夏天吃饭没胃口 , 还想减肥 , 就把水果当正餐 。 营养师刘艳君表示 , 水果中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含量普遍少于蔬菜 , 而且多数水果的蛋白质含量很低 , 几乎不含人体必需的脂肪酸 。 因此 , 只吃水果远远不能满足人体对蛋白质和脂肪酸的需求 , 不能作为正餐 。 建议:水果、蔬菜和碳水化合物要合理搭配 , 才能营养均衡 。 建议作息规律 , 别熬夜 , 别减肥 , 别暴饮暴食 , 别酗酒 , 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 , 加强监测(血压、血糖、心率、尿量的监测) , 加强复诊 , 原来半年复诊一次 , 现在增加一次 , 有不适症状及时就医 , 千万别抗病!(采访人员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