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来袭,谨防“热射病”--中暑!

最近几天 , 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高温天气 。 郑州更是连续多日气温高达40多度 。 在这样的高温天气下 , 千万别把中暑不当回事 , 重度中暑是会危及生命的 。
高温来袭,谨防“热射病”--中暑!
文章图片
2022年6月26日11时 ,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急救站接到出诊任务 , 电话里家属告诉医生患者已经叫不醒了 , 处于昏迷状态 。 出诊医师立即电话指导家属将患者平卧位 , 并把头偏向一侧 。 急救团队仅用了5分钟便到达患者家中 , 房间空间比较狭小 , 室内温度较高 , 通风条件差 , 屋里仅有一个电风扇散热 , 此时患者面色苍白 , 身体高热 , 无汗 。
医师和护士立刻将患者转移至阴凉处 ,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 快速补液 , 吸氧 , 用温水擦拭身体 , 并将患者搬运至救护车上 。 一系列的抢救措施后 , 患者的病情暂时稳定了下来 , 最后安全转运到EICU(急诊重症监护室)继续接受治疗 。
高温来袭,谨防“热射病”--中暑!
文章图片
什么是中暑呢?
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中毒中暑三型 。 最需要引起注意的是重度中暑 。 重度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类型 。
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 , 占中暑的8.6%~18% 。 患者机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 , 甚至超过40% 。 热射病以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表现 , 以及进行性多器官系统损伤 。 如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 死亡率极高 。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 , 发生重度中暑 , 不要用藿香正气水 。 因为藿香正气水不是解暑特效药 , 其中含有40%~50%的酒精 , 对于过敏及重度中暑病人来说 , 不仅不能缓解中暑症状 , 还会加重病情 。
急救“五招” , 教您如何对付中暑
高温来袭,谨防“热射病”--中暑!
文章图片
一般情况下 , 对于先兆中暑和轻度中暑的病人经现场救护均可以恢复正常 。
一移:迅速脱离高温环境 , 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 , 同时垫高头部 , 解开衣裤 , 以利于患者呼吸和散热 。
二敷:头部先用温水敷 , 后改用冷水、冰水敷 , 帮助患者冷却体温 。
三饮:饮用含盐饮料 , 及时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 , 同时补充部分无机盐 。
四擦:当高温、高湿、无风 , 身体散热困难时 , 可用冷水或冰水擦浴至皮肤发红 。
五降:当中暑者体温高达40℃以上 , 出现昏迷、抽搐等症状时 , 要遵循以下原则:快速、有效、持续降温;迅速补液扩容 , 控制患者的躁动和抽搐 , 同时拨打120 , 尽快把病人送到医院急诊科就诊 。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不要给重度中暑的病人喝水 。
因为病人在大量出汗的时候 , 汗液会带走很多盐分 , 造成人体内部电解质的失衡 , 如果这时候再给他和大量的水 , 就会进一步降低电解质的有效浓度 , 使病情加重 。
预防中暑 , 教您以下几招
高温来袭,谨防“热射病”--中暑!
文章图片
1.做好防暑防暑的准备
保持凉爽:选择轻便、浅色、宽松的衣服 , 室内保持凉爽 , 尽可能呆在有空调的地方或者凉爽的地方 。
合理安排户外活动:天气炎热时 , 尽量将户外活动安排在早上或者晚上 。 在运动过程中要注意休息 , 注意调整户外运动的强度 , 在热天建议减少户外活动 。 如果锻炼过程中出现心跳加速、喘不过气、头晕、心慌等情况 , 应立即停止运动 , 及时休息 。
做好夏日防晒:晒伤会影响身体的降温能力 , 引起脱水 。 户外佩戴好遮阳帽、太阳镜等 , 外出前30分钟涂上防晒系数适宜的防晒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