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所有公立医院耗材使用将被监控!(附医院名单)

当医保“普通话”全面普及 , 彻底结束了数据不互认、信息不共享的历史 。 整个医用耗材行业大变革 , 才是真正的开始!
监控所有公立医院 , 每一类耗材使用
近期 , 江苏省医保局下发了《关于加强公立医疗机构阳光采购监测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 看似平平无奇 , 实则意义重大 。
【警惕】所有公立医院耗材使用将被监控!(附医院名单)
文章图片
《通知》指出 , 全省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含军队驻苏医疗机构)使用医用耗材 , 均应在省平台阳光采购、议价交易、应采尽采 。
到2022年底 , 全省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网上采购率不低于75%;到“十四五”末 , 所有二级以上医院均应在省平台采购 , 杜绝线下采购 。
《通知》还要求 , 各公立医疗机构要自觉配合做好阳光采购监测工作 , 将网上采购要求细化到每一个药品、每一类耗材;实行院内采购管理系统与省平台实时联网 , 及时上报数据 , 确保数据完整、格式正确、真实可靠并在省平台留痕 。
这也就意味着 , 所有公立医院使用的医用耗材都将被纳入“监控”范围 , 一个代码即可查询产品的身份信息、各个阶段采购价格、使用的科室、医生以及患者等等所有信息 。
显然 , 这对于所谓的带金销售、骗保等违规行为来说 , 将是毁灭性的 。 首当其冲的 , 将会有大批医用耗材在这场监控中 , 被医院彻底舍弃!
一批耗材 , 直接“停用”
过去 , 由于缺乏统一的信息业务编码标准 , 全国疾病诊断和手术操作、药品、医用耗材、医疗服务项目等编码都不统一 , 一些地方尽管名义上统一 , 但都进行了本地化改造 , 把“普通话”改成了“方言” 。
因此 , 不少企业利用此来逃避价格监管 , 同一个产品在同一个地区可能有几个不同的中标条目 。
如今 , 随着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的建成 , 医保“普通话”的全面普及 , 使所有医用耗材、药品在地区间、医疗机构间的数据走向透明 , 大批“身份不明”的耗材产品 , 将在愈加严格的监管中被医院彻底打入冷宫 。
6月20日 , 山东省药械采购平台发布了一则《医用耗材和体外诊断试剂产品撤网公示》 , 一批耗材企业主动申请产品撤网 , 原因就是产品重复 , 被判定为重复拿码 , 包括艾康生物、上海埃尔顿...
5月7日至6月13日 , 四川省药械集中采购中心相继发布了四批医用耗材、试剂违规撤网通知 , 因重复拿码、重复申报等问题 , 1785个产品退出公立医院市场 , 两年内禁止挂网......
每月一报!
医保局下令:这些医院是重点
与此同时 , 江苏省还要建立公立医疗机构阳光采购数据定期报告制度 , 对医疗机构网上采购率不高、超范围应急采购以及存在数据弄虚作假的 , 予以提醒、约谈并督促整改 , 整改不到位的 , 报同级监督部门 。
【警惕】所有公立医院耗材使用将被监控!(附医院名单)
文章图片
【警惕】所有公立医院耗材使用将被监控!(附医院名单)
文章图片
不仅如此 , 采购监测评价结果与医保总额结算考核相衔接 。
对医疗机构药品(医用耗材)招采使用的专项评价 , 与预留医疗机构年度医保基金总额的5%医保服务质量保证金挂钩 , 专项评价不合格的 , 取消年度药品(医用耗材)医保资金“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 。
倒逼医院对院内耗材采购、使用以及成本进行更精细的控制 。
按照《通知》规定 , 省医保部门每年重点对三级公立医疗机构开展阳光采购督查 , 重点督查医疗机构实际采购数据、省平台采购数据、应急采购数据等 , 以及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