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相连的“连体儿”分离成功了,这个麻醉有多难?

近日 , 巴西一对双胞胎连脑3岁小孩在英国成功分离 , 堪称人间奇迹 。 即便是在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 , 这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
如果单纯从外科手术方面看 , 手术存在诸多难度 。 然而 , 更大的挑战是怎么让孩子都活下来 。
头部相连的“连体儿”分离成功了,这个麻醉有多难?
文章图片
术后能不能存活 , 主要看连体儿是否共用了重要脏器 , 是否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 。 但这些的前提 , 是术中能不能顺利度过 。 由于连体儿之间可能存在共用重要脏器的情况 , 因此术中如何保证两个孩子都平稳是一个关键问题 。
另外 , 两个孩子之间必然存在的交通血流的问题 , 不仅可能导致药物效果异常 , 也可能导致非预期的血压异常 。 输血、输液上 , 给哪个孩子输、输多少 , 都是个问题 。 任何一个细节出问题 , 可能损失一个 , 也可能全盘皆输 。
头部相连的“连体儿”分离成功了,这个麻醉有多难?
文章图片
看到这张图片 , 相信大家都很震惊吧?这个麻醉该怎么上?
头部相连的“连体儿”分离成功了,这个麻醉有多难?】不是麻醉专业的人 , 可能会说:打麻药呗!
没那么容易 。 打麻药容易 , 但如何保证安全才是关键 。 毋庸置疑的 , 这个麻醉方式肯定得选择全麻 。 上全麻 , 就要考虑如何保证两个孩子呼吸安全的问题 。 因此 , 麻药一旦进入体内 , 自主呼吸就可能受限、呼吸就可能不足、暂停、甚至发生窒息事件 。
保证呼吸道安全的方式 , 大多采取气管插管的方式 。 在这个问题上 , 相信一定会引起高手们激烈的争论:有人说 , 插两个喉罩 , 这个操作容易实现;有人说 , 气管内插管 , 更安全 。
麻醉界有个共识:没有最好的技术 , 只有最适合的技术 。 这种适合 , 不仅仅是适合患者 , 更要适合当值麻醉医师 。 假设一个技术很优异 , 但如果这个麻醉医师并不擅长该技术 , 也是不可取的 。
如何用药?
头部相连的“连体儿”分离成功了,这个麻醉有多难?
文章图片
由于这两个孩子的发育差不多 , 因此麻醉用药上可将他们视为两个独立、等重的个体看待 。 如果估测有一个孩子弱 , 那就以弱小的为标准同时用药 。 因此 , 一定要让两组麻醉医师团队一起开始实施麻醉 。
具体用药方面 , 宁浅勿深 。 吸入麻醉 , 在这方面可能更有优势 。
如果担心可能的困难插管 , 清醒表面麻醉是优选 。
如何插管?
从两个孩子头部的角度看 , 不可能产生头后仰的动作 。 因此 , 不要寄希望头部有后仰 。 另外 , 由于只能侧卧实施插管 , 纤支镜引导可能是一个好的选择 。
术中输血输液和体温的维持 , 是连体儿麻醉的又一大挑战 。
连体儿分离术复杂 , 手术时间往往较长 , 加上连体儿之间循环交叉 , 输血补液和随之发生的低温都让这个麻醉变得异常艰难 。 这种艰难 , 可能只有当值麻醉医师能体会到 。
头部相连的“连体儿”分离成功了,这个麻醉有多难?
文章图片
另外 , 分离术中可能因为血管分流和循环交叉而发生“窃血”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 。 因此 , 两套监护措施、有创监测是必要的 。 实时动态的血流动力学监测 , 可以让麻醉医师第一时间发现危险 , 第一时间进行处置 。 除此之外 , 手术早期进行分流血管的分离、结扎 , 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两个孩子之间的干扰 。
几百万分之一的概率落在这两个孩子身上 , 他们是不幸的 , 但同时又是幸运的 , 祝福他们健康成长!
【温馨提示】点个关注 , 这里有大量专业的医学科普 , 为您揭秘手术麻醉的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