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晚年皇子争储,已成年的皇五子、七子和十二子为何没有参与?

《雍正王朝》是以康熙晚年诸皇子争储为主线展开的 , 剧中涉及争储的皇子包括皇长子胤褆、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皇十三子胤祥及皇十四子胤禵 。 皇二子胤礽名分早定 , 时为太子 。
康熙晚年皇子争储,已成年的皇五子、七子和十二子为何没有参与?
文章图片
从以上皇子的排序大致可以看出 , 他们在康熙晚年均已成年 , 最小的胤禵在一废太子之后 , 即康熙四十八年时已22岁 。 不过这里也有个问题 , 既然是成年皇子争储 , 那么排行第五、第七、第十二的三个皇子为何没有参与角逐呢?
康熙帝生育的皇子中 , 序齿的有12人 , 其他要不早夭要不未成年 。 但是在皇十四子胤禵之前 , 尚有三个皇子长大成人 , 且都活到了雍正即位以后 , 他们分别是:
皇五子胤祺 , 与皇九子胤禟同为郭络罗氏宜妃所生 , 于康熙四十八年晋封为和硕恒亲王 , 雍正十年去世;皇七子胤祐 , 雍正元年受封和硕淳亲王 , 雍正八年去世;皇十二子胤祹 , 于雍正十三年晋封和硕履亲王 , 乾隆二十八去世 。
康熙晚年皇子争储,已成年的皇五子、七子和十二子为何没有参与?
文章图片
《雍正王朝》中这三个皇子并未提及 , 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无关轻重 。 事实上 , 他们在当时的政坛上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 只不过由于种种原因 , 他们都未曾参与争储 。 下面具体来讲:
胤祺
皇五子胤祺出生于康熙十八年 , 生母是宜妃 , 康熙对他的总体评价是:“心性甚善 , 为人淳厚 。 ”这与他的一段经历很有关系 。 胤祺生下后不久 , 便被孝庄太皇太后抚养宫中 , 在她的言传身教之下 , 养成了一种与世无争、超然脱俗的性格 。 由于康熙和祖母孝庄之年的祖孙感情深厚 , 爱屋及乌 , 胤祺一直很受他的宠爱 。
以能力而言 , 胤祺在众多皇子中也是出类拔萃的 。 康熙中期 , 康熙帝将诸皇子分成了两个阶层 , 以皇八子胤禩为界限 , 以上为成年皇子 , 以下为未成年皇子 。 成年皇子被康熙帝授予重任 , 参与到日常政务当中 , 每遇出巡 , 也是留成年皇子在京处理庶务 。
康熙晚年皇子争储,已成年的皇五子、七子和十二子为何没有参与?
文章图片
一废太子之后 , 胤祉、胤禛等人皆受封为亲王 , 胤祺虽然未能参与具体政务 , 但因他在此前在征战噶尔丹的战事中立功 , 被封为亲王 , 比皇八子胤禩受封更早 。 从中也可看出康熙帝对他的宠爱 。 只不过 , 胤祺生来不爱名利 , 并热衷于汉文学 , 自始至终都未参与到争储的过程中来 , 从他的谥号“温”这个字中 , 大致也可看出他的秉性 。 这也是雍正即位后得以善终的原因 。
胤祐
皇七子胤祐生于康熙十九年 , 生母为成妃戴佳氏 。 以生母的地位而言并不算高 , 成妃是康熙帝后妃中受封最晚的一个妃子 。 不过相比较胤禩而言情况又要好很多 。
康熙晚年皇子争储,已成年的皇五子、七子和十二子为何没有参与?
文章图片
胤祐继承了爱新觉罗氏家族尚武的传统 , 自小喜欢骑射 。 纵观他的一生 , 在政治上并未太多的建树 , 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军队中历练 。 自康熙三十五年后 , 胤祐便奉命统率镶黄旗大营随同康熙征战噶尔丹 , 并因功于康熙三十七年晋封贝勒 。 算是皇子较早获得爵位的 。
康熙晚年 , 胤祐负责正蓝旗满洲、蒙古、汉军三旗的事务 , 俨然是一个安逸快活的旗主王爷 。 尽管他对朝中的政务不感兴趣 , 但康熙对他的评价也颇高 , 认为他办事谨慎 , 很有分寸 。 或许和胤祺一样 , 他对皇位之争并无太多兴趣 , 所以立场坚定不偏不倚 , 雍正即位后对这个弟弟十分关照 , 晋封为和硕淳亲王 。 胤祐去世后 , 雍正称赞他“敬谨小心 , 安分守己” 。